果粉们望穿秋水、敲碗了好久,今年第3季上市的iPhone 12,终于开始支持5G通信系统。历来苹果产品原本就有席卷市场的强大魅力,究竟这第一支“5G iPhone”会引发哪些话题?镜头上首见的“光学雷达扫描仪”(LiDAR),又会带动什么新应用?
笔者在台湾虚拟及增强现实产业协会(TAVAR)任职理事,并担任5G XR(延展实境,AR/VR/MR等技术统称)赛事与活动委员会主委,本文就5G及未来的XR视觉呈现,浅谈iPhone 12可能引发的趋势。
不是真5G?仅美版机型支持“毫米波”
iPhone 12号称全系列支持5G,但被认为最适合应用于物联网的“毫米波”(mmWave)频段,目前只有美国版本的机型支持。消息一出,即被网友批评苹果公司大小眼。
不过,你知道什么是毫米波吗?现在的软硬件环境真的用得到吗?
5G元年来临,但基础建设和相关应用仍待突破。
毫米波不仅短波长,且兼具承载大量消息、频率高、可快速传输等特性,被认为最能实现“大连接”的万物联网愿景。
可是,此刻各国5G构建规格与速度不一,因美国网络业已大规模让毫米波落地,美版iPhone 12机型便率先配置天线。反观台湾,连真正全5G环境都还没落实,企业多由4G基础延伸的Sub-6(频段6 GHz以下)为主。
若要实现全5G环境,当务之急是加速基站构建。但为避免一开始就投入过多成本,电信业宁可先用Sub-6、也就是3.5 GHz左右的低频段,只比4G理论速度快2倍。
这般结果,跟当初5G高喊的实验标准值:“速度可达4G的10~100倍”、“下载2小时4K视频只需4秒”,的确相去甚远。
iPhone 12美版机身侧边有块长型侧盖,就是毫米波天线填补层。(Source:苹果)
不过,这不代表首支5G iPhone不值得期待。让我们转移目光,来看看iPhone 12添加的“光学雷达扫描仪”(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简称LiDAR)。
外形欠新意?LiDAR将引领3D图片风潮
话说,这次iPhone 12机身舍弃了前几代的圆弧边框,回到iPhone 4时期的方正外形,一度被酸民攻击为“了无新意”,但从经营AI、XR等计算机视觉的角度来看,iPhone 12 Pro镜头上添加的LiDAR,可是相当重要的配备。
有了LiDAR,不仅能拍摄平面“照片”,还可传感周围的3D立体环境,将画面中对象的远近、深度都变成数据,并且快速建模,让图片变得立体化,让人360度环视、运用。
往后,不管是设计师做室内装潢、房产中介带看赏屋,都更方便了。只要打开手机上的LiDAR镜头,就能立刻扫描空间内所有对象,化为3D立体图片,再通过5G将模型传上网络,另一边观看的买家跟客户,立刻对房屋状况、空间格局、设计样式一目了然。
iPhone 12配备的“光学雷达扫描仪”,被期待带动立体图片应用风潮。(Source:苹果)
3年前,家具业龙头IKEA便发布一款结合AR实境交互图片的App“The IKEA Place”,让用户通过手机镜头和软件功能,试着把IKEA产品“摆”进自己家里,成为热门话题。
另一备受期待的应用,就是广为人知的“全息投影”。以后跟亲友视频通话,或散落各地的企业员工进行商务会议,不但能看到彼此的平面图片,还能通过LiDAR做出拟真的立体实像,让人感觉仿佛身处同一空间。
尽管现阶段的相关应用还不算多,但笔者认为,科技软硬件和基础建设进程是相互影响的,当iPhone 12成为普及化的常见机型,势必会带动更多有意思的5G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