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AI解决方案耐能智能(Kneron)宣布,获得鸿海与华邦电子的策略性投资,细部的投资金额并未透露,但创办人暨首席执行官刘峻诚向TechCrunch透露,投资的金额为8位数。此外他也提到,希望能够在2023年开始获利,并迈向IPO。
在新投资者方面,耐能智能表示,会在AI领域紧密合作、并创建战略关系。耐能智能加入由鸿海打造的MIH电动汽车开放平台,以及共同推进工业4.0;与华邦电子的合作将致力于开发基于AI的单片机(MCU)和内存计算(Memory Computing)。
投资人星光熠熠,高通、李嘉诚旗下创投都在其中
在鸿海与华邦电子的投资前,耐能智能就获得了来自李嘉诚旗下Horizons Ventures所领投的4,000万美元(约为新台币12亿元)。除此之外,也获得来自阿里巴巴创企业基金、CDIB、奇景光电、高通、中科创达、伟诠、红杉资本子基金Cloudatlas等全球知名资本青睐,共计获得超过新台币20亿元的募集资金。
刘峻诚表示:“很高兴能同合作伙伴和投资者一起前进。2020年对于耐能来说是重要的一年,我们发布了KL720(注),而且也有高通前台北工程研发总经理陈俊宇等大将加入。除了与我们的投资者进行合作项目开发外,计划将在2021年发布更多的芯片。终端AI对许多人来说仍旧是一个比较新概念,我们期待把这项技术带给每个人。”
注:KL720 AI芯片支持4K图像,1080p视频和自然语言音频处理,让设备可捕获更多细节进行面部以及音频的识别。
耐能智能的产品包含完整的端到端软、硬件解决方案,可在移动设备、笔记本和IoT(包括智能家居设备,监控,支付和智能汽车)中实现设备上终端AI的运算。中国空调公司格力和德国的自动驾驶软件公司Teraki都是耐能智能的合作客户。
“我不只是在创业,我希望创造一个产业”
先前刘峻诚接受《数字时代》访问时提到,耐能智能的芯片与其他大厂不同的地方在于低功耗、省电、低价格,而且一款AI芯片可支持多种功能,这是普及化最重要的元素。
而刘峻诚除了管理公司之外,还兼写教科书,“我们的教科书除了获得台、清、交、成等指标性学校采用,连美国著名大学普林斯顿(Princeton University)、UCLA都用了。”他解释,会想切入AI教育,是希望平台开放后除了公司、个人,也能让学生更容易接触AI,进行简单的开发。
“很多事情还是要从教育做起,”刘峻诚坦承,这块比较偏向落实企业社会责任,但长远来看,从下一代着手才能做到影响时代的目标,“耐能对我来说并非只是创业,而是希望创造一个“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