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已在芯片制程上陷入瓶颈的Intel,现在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侵犯专利的诉讼败诉,判赔21.8亿美元天价赔偿金,缔造美国科技界史上金额最高的专利赔偿案之一。
Intel在与半导体公司VLSI Technology的专利诉讼中败下阵,遭德州陪审团裁判应赔偿VLSI约21.8亿美元的天价金额。Intel被认定侵犯VLSI的两项专利,其中一项赔偿金为15亿美元,另一项则为6.75亿美元。
VLSI首席执行官麦可.斯托拉斯基(Michael Stolarski)表示,他们对陪审团认可专利背后的创新价值感到开心,非常满意这次的判决结果;Intel则措辞严厉地强调“强烈反对今天陪审团的判决”誓言将提起上诉,并有信心取得胜利。
判赔近22亿美元的专利,究竟是什么?
Intel以往也不乏因专利争议花钱消灾的先例,如2005年与MicroUnity完成协议,同意为专利支付3亿美元;2011年也曾向Nivida支付15亿美元以获得部分专利交叉授权,但从没有一桩专利侵权案涉及如此惊人的金额。Intel侵犯的专利究竟为何?为什么令陪审团祭出如此重罚?
根据《ArsTechnica》报道,这两项专利的核心都是降低芯片的能耗,其中一项是关于在非挥发性内存中,存储内存芯片最小电压的信息,进而保证内存电路中有足够电压。
Intel被指控侵犯的专利主要关于如何降低芯片能耗,也是这些年这位半导体巨头始终致力的方向。
另一项专利则是通过调整时脉省电的技术,虽然更高的时脉可以有更高的性能,但也会提升能耗,因此这项专利也是让芯片可以弹性调整时脉,免去不必要的电力浪费。
虽然还不清楚这两项技术为Intel的芯片带来多大改善,不过耗电量高一直是Intel芯片技术上的痛点,也是这间半导体大厂为跟上移动时代脚步,多年来致力改善的方向。
这两项专利最初并非VLSI所申请。其中一项专利于2010年授给SigmaTel,而飞思卡尔则在2012年申请另一项专利。而后飞思卡尔收购SigmaTel,2015年又被恩智普收购,辗转之下2019年两项专利才让渡给从恩智普拆分的VLSI。
VLSI认为,这两项专利涉及芯片技术的“竞争核心”,并指控Intel故意对专利视而不见,是严重的刻意侵权。
专利蟑螂还是权益受侵犯?
Intel在法庭上表示,VLSI取得的这两项专利10年来都没有使用过,却狮子大开口要求20亿美元,这种蛮横的要求使真正的创新者背负重大成本,强调VLSI获得的金额不应该超过220万美元,还暗示VLSI只是个专利蟑螂,这家公司4年前才成立,至今没有任何实际产品问世,唯一可预期的收入就是通过这次诉讼捞一票。
倘若上诉无法推翻裁判结果,Intel这次赔偿将创下美国科技界最高金额的专利侵权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媒体《CRN》指出,VLSI背后的母公司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其上级机构就是日本软银集团。
即使Intel炮火如此猛烈,陪审团却没有站在他们那一边,依旧判决Intel必须支付高达21.8亿美元的赔偿金,不过陪审团认为Intel并非刻意侵权,否则赔偿金恐怕会比现在的数字高出许多。
21.8亿美元约是Intel 2020全年营收的3%,以及净利的10%左右,虽称不上无法负担但绝对非同小可。Intel以往是半导体产业的霸主,但现今制程落后及产能无法提升的现况下,前景并不被外界看好。
目前此案尚未定谳,Intel已誓言上诉,但倘若上诉结果没有反转,这次案件将缔造美国科技界史上赔偿金最高的专利侵权案例,超越去年裁定思科赔偿安全公司Centripetal Networks的19亿美元(仍在诉讼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