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近期在官方Youtube频道宣布,付钱给博客购买连接的行为违反了搜索引擎规范,就算文章是非常高品质的内容也一样属于违规行为。
博客写手接案发文、广告代理商将客户的预算发包给博客换取文章曝光,是常见的业界营销手法,这样能有效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却也让不知情的人们在查询关键字时更容易看到“广告软文”,造成整体搜索品质下降与用户观感不佳。
Google悄悄发布规则说明文件
2020年底,Google的官方网站更新了一篇名为“付费连接”的说明规范,其中提到:购买或销售连接的行为,会对网站产生负面的影响。
这也说明了Google其实对于搜索品质相当在意,并且会定期更新规定提醒代理商与网站工程师按照规范来经营网站,可能也代表官方即将要采取行动了。
WOM口碑营销的初衷与变质的“操作口碑”
口碑营销(Word-of-mouth Marketing, WOM Marketing)是一种借由提供给客户超出预期的优质产品或服务,进而引发口耳相传与自然扩散的营销方式;它的本质在于提供绝佳的体验,使人们发自内心由衷地分享与推广。
但浅碟营销手法却不然,广告代理商们手边往往养了一群职业博客写手,依照不同的流量或人气,将文章和连接区分成不同的价位等级,并用收买的方式“人为创造”出伪推荐、假口碑,使得营销的本质变成以提升短期口碑为优先,用意在于眼前收割变现,而非强化品质累计长期效益。
销售连接破坏信任与搜索引擎的本质
同样道理,置入文章与付费连接的手段干扰了用户对搜索引擎的信任,人们更容易通过Google查到由深口袋、高预算所堆栈出来的速食商业文案,而不是最能解答问题的相关内容,这也是为什么Google对此行为深恶痛绝,并不惜聘用专门团队致力打击违规的重要原因。
网站如果为了提高排名而违反规定,很可能会被Google算法降级、丧失宝贵的曝光率与流量,情节严重甚至还会被搜索引擎除名,对于博客、对于品牌经营者来说,反而得不偿失。
以往遭到Google惩罚的知名案例包含BMW、美国企业JC Penny、以及福布斯杂志Forbes,都曾经因为采用错误的营销策略而被处以降低搜索排名的制裁,也有公司因此将整个营销团队解雇的情形。
搜索引擎优化的前景与口碑营销的变革
由于语言的隔阂,新的英文信息要被广泛应用往往需要好一段时间,笔者由相对成熟的北美市场经验分析:搜索引擎优化(SEO)以及口碑营销的将分为两大走向,一是符合Google规范与内容营销精神,短期变现较缓慢、但中长期能累计巨大品牌价值的“白帽手法”;另一个则是和Google大玩猫捉老鼠、游击战打带跑的“黑帽技术”。
前者由于没有惩罚风险,将渐渐得到较多主流意见支持与拥护,但短期获得成效难度很高,内容经营者和营销商为了遵守规范,所能操作的技巧和变现渠道也更加受限。后者因为买卖连接对大品牌与博客来说风险太大,只好转为台面下“不能说的秘密”,但企业与Google总是不断上演猫抓老鼠的戏码,在天生就较为浅碟的中文领域,能快速套现的黑帽技术仍会受到不少人的青睐,毕竟如果完全没效,官方也不必特别声明,只是一旦被逮到,你的数字曝光率可能就此消失。
Google更在意的是让大家都按照自己制定的规范玩游戏,当能被操纵的漏洞越来越少,爱惜羽毛的品牌和博客会更专注于生产机制优质的内容以求脱颖而出,当观众能轻易查到更好的内容,忠诚度也就越高。而作弊胜出的成本太高,要想快速见效也就只能把更多预算投注在Google的广告版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