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谣传苹果将推出折叠式iPhone,如果真是如此的话,苹果将会与Motorola、Samsung成为折叠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对手。YouTube频道Strange Parts的主持人Scotty Allen或许是等不及了,也可能是纯粹有趣好玩,自己开发设计了一款折叠iPhone!
等不及折叠式iPhone发布,自己来做!
Allen二月底在自己经营的YouTube频道上发布视频,声称自己做了一款折叠式的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iPhone屏幕。
AMOLED是一种显示器技术,其中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是指薄膜显示技术的具体类型:有机电激发光显示,而AM(主动矩阵体或称主动式矩阵体)则是指背后的像素寻址技术。目前AMOLED技术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并继续朝低功耗、低成本、大尺寸方向发展。
是真的能够折叠的iPhone吗?
实际上,Allen做的更像是一个iOS系统的折叠屏幕,屏幕被接上真实iPhone,且投影出来的画面正是真实iPhone手机画面。
听起来,这更像Allen自己的自造实验项目啦?
Allen从电商平台Aliexpress上买了两个可折叠的屏幕,其中一个屏幕非常薄,约0.3毫米厚,大约是三张纸的厚度,而另一个屏幕则比较厚一些,折叠度也比较小。
这两个屏幕各自都有缺点,像是薄的屏幕如果弯度太大,容易断掉,另外一个屏幕虽然比较坚固、具有更鲜艳的彩度,但就是比较难折叠。
原来,是iPhone屏幕投影!
那这两个都有缺点的屏幕最后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Allen在两个屏幕上各自插入HDMI的转接板,为了测试是否可行,Allen将转接板插入Raspberry Pi 4,通过WiFi从他真实的iPhone接收消息。
结果出来了!正如Allen的出发点——观察iPhone在折叠式屏幕的外观,他确实如愿得知折叠式iPhone会长怎样。
但为了做这个实验,Allen可是砸了重本。这两个屏幕各自花了他将近500美元(一个屏幕就要台币约14,000元),也或许不是未来折叠屏幕的原型,不过Allen还是很开心自己做出了这个项目,从中他观察到如何开发折叠iPhone屏幕的原理。
硅谷软件工程师变身Maker
现实生活中,Allen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热爱创新、冒险、挑战未来的人。
他曾在Google和一些硅谷知名的创业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也开创过自己的业务,但他现在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世界各地冒险。
Allen自称是一名自造者(Maker)、冒险家,他喜欢拆开一个设备或工具,深入研究里面的技术,了解其中的构造和运行方式;他曾经骑着一台自行车穿过老挝与柬埔寨,自己做陆地游艇来玩、在婆罗洲种植水下珊瑚。
Allen的YouTube频道自2017年创立以来,已有180万人订阅,累计1亿的浏览,内容大都是Allen针对自己有兴趣的题目去做的技术研究与实验,像是拆解相机、自己做一台iPhone/Android手机、深入3D打印工厂等。
你的自造魂是否也被燃起了?
参考资料
《Interesting Engineering》、《Wikipedia》、《Strange P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