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芯片产能吃紧冲击高通,中国手机厂纷纷转单联发科

全球芯片代工产能持续紧缺,整个芯片供应链体系对市场供不应求,厂商经常被客户追着要货。近期,高通就因受限于芯片代工产能吃紧,加上三星德州奥斯汀芯片厂停工的冲击,5G手机芯片供应受阻,交期延长至30周以上。就因高通手机芯片缺货,目前传出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的订单大量转向联发科。小米采用高通芯片比重,外传由80%降至55%,也使联发科发展备受关注。

据中国媒体表示,小米集团副总裁兼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日前曾在微博发文表示,2021年的芯片缺货潮,不只是“缺”,而是“极度缺” 。高通除了核心处理器,其他通用芯片包括电源管理IC和射频类芯片都在缺货。OPPO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刘波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因消费性电子芯片供应链毛利差,不像汽车跟工业控制类的芯片毛利较好,加上消费性电子价格竞争,对生态的影响导致供应短缺。重点是毛利差就使投资减少,加上汽车、IoT等需求上升,未来2~3年手机芯片供应会相当吃紧。

高通新任首席执行官Cristiano Amon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芯片代工产能欠缺,已使芯片供应链半导体面临沉重负担。目前高通旗舰芯片骁龙888及多款芯片都是三星芯片厂代工,近期市场传出消息,三星自己的手机业务都因芯片缺货受严重影响,不仅中低端智能手机生产受冲击,甚至可能影响到2021下半年Note系列手机。可见三星的芯片代工产能紧缺到何种程度。雪上加霜的是,三星美国德州奥斯汀芯片厂因2月中旬暴风雪导致停工,一连串因素都加重高通芯片供应紧缺。

据三星消息,德州奥斯汀芯片厂主要采用14纳米、28纳米和32纳米制程技术。14纳米以生产5G手机用无线射频(RF)收发器、4G手机处理器、NAND控制芯片等产品为主。28纳米以上成熟制程产线生产OLED驱动IC、CIS图片传感组件、NAND控制芯片等产品。据市场研究及调查单位TrendForce资料,三星德州奥斯汀芯片厂约占全球12英寸芯片代工厂5%产能,受运行停摆影响,让全球智能手机2021年第2季产量减少5%。以5G机型而言,产量更可能暴跌30%。尽管三星想重启德州芯片厂,但至今仍未能有确定复工时间。

相比之下,IC设计大厂联发科天玑系列5G芯片由于一开始就与芯片代工龙头台积电密切合作,产能相较充足,并配套电源管理IC也很早就开始规划,2020年底就取得大量芯片代工厂力积电的12英寸电源管理IC芯片产能。加上联发科天玑1000系列之前在中高端市场获得成功基础,新推出的天玑1200系列也有与高通骁龙888 / 870等一较长短的实力。中国市场传出骁龙888功耗不如预期,加上缺货状况下,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开始大规模转单联发科。

据技术与市场研究调查单位《Counterpoint》统计,2020年第3季,IC设计大厂联发科登顶,成为全球最大智能手机芯片供应商,市场占有率达31%,领先市场占有率29%的竞争对手高通。只是,该单位之前也表示,2020年第3季所有出售的智慧手机中,17%是5G手机。预期2020年第4季出货的智慧手机,将有三分之一支持5G网络,目前仍为5G手机芯片龙头的高通,有机会2020年第4季重新夺回全球最大智能手机芯片供应商头衔。不过缺货状态下,市场预估高通重回全球最大智能手机芯片供应商的位置可能坐不久,很快又会被联发科替换。

联发科公布2月财报时指出,虽然2月工作天数较1月减少,因此2月营收金额较1月下滑7.87%,金额来到新台币325.53亿元。不过,金额但仍较2020年同期大幅提升78.66%,呈现淡季不淡。累计,2021年前2个月营收为678.86亿元,较2020年同期也同样大幅增长78.47%。预期3月工作天数恢复,加上市场需求依旧强劲,市场预估联发科首季将能顺利完成财报预测,并且带共2021年首季再创营收新高数字。外资最新研究报告表示,高通由于三星德州奥斯汀厂的因故停工,使得原本使用于5G手机的RF射频接收器产出产生冲击,推测估计一个月将有高达2,000万至3,000万个接收器难产,使得手机品牌商转单,让联发科获利而使出货量提升的情况下,预计2021年年获利将挑战近5个股本,目标价上修到每股新台币1,150元。

(首图来源:联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