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中国电池成中东的石油,美国要拼电池厂

中国正在发展清洁能源经济,而且迈向碳中和的目标宏大,最近几年,中国在能源领域已经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能源专家担心,中国发展新能源可能会像中东掌握石油一样,到时候美国可能会因为资源而再次陷入外交纠缠的年代。

美国在2010年代太阳能生产大战中输掉这场战争之后,中国向自己的面板生产投入数十亿美元,现在前三大太阳能公司都是中国企业。随着电池时代来临,美国现在在制造电池方面也远远落后竞争对手。

美国政策杂志《Politico》将电池比喻石油,表示“电池将驱动即将到来的电动汽车浪潮,并使太阳能和风能更加可靠,这种优势已经引发与数十年前中东在石油市场上的主导地位的比较。”

美国今天只有三家主要的电池工厂在运营,其中包括特斯拉在内华达州的超级工厂。根据分析公司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数据,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030年美国电池工厂只增加到10个,其中包括韩国电池制造商SKInnovation计划在乔治亚州造价26亿美元的工厂,SKInnovation声称将创造2,600个工作机会。

美国的电池工厂数量微不足道,相比之下,到2030年,中国将有140家工厂,欧洲将有17家。但接下来,美国汽车制造商和电网对电池的需求将是天文数字,美国政府推动的电动汽车需求不算,光是私人企业,到2024年,美国市场将有200多种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车款。

电池也是电力公司的需求之冠,电力公司越来越依赖类似的锂离子电池来稳定电网。2025年之前将需要107 GWh的固定电池稳定电网,足以驱动近270万辆新的日产Leaf电动汽车。分析师预计,从现在到2030年,美国需要再建至少20座电池厂才能满足需求。

如果工厂的建造速度不够快,汽车制造商将不得不推迟新车型的发布,导致拜登政府雄心勃勃的气候和电动汽车目标难以实现。或者汽车制造商可以向海外寻找电池,首选目标就是中国,这也不是美国乐见的事。

但是要兴建电池工厂必须掌握矿业资源。为了为新的电池工厂做准备,美国立法者和工业界正在游说,希望吸引关键金属例如锂、钴和所谓的稀土矿物质的开采和加工到美国本土,但是这些过程本身具有很大的污染风险。

代表矿业公司的组织已经表示,“电气化的动力确实是创建在采矿业的基础上的。我们不应该让中国人在这场比赛中超越我们。我们需要重新利用这些机会,吸引美国的资本。”

美国国务卿布尔肯也公开表示,“如果我们不赶上潮流,美国将失去以反映我们的利益和价值观的方式塑造世界气候未来的机会,并且我们将失去给美国人提供的无数工作。”

(首图来源:Flickr/haru__q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