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制程擦亮!台积电大扩28纳米为哪桩?

芯片代工龙头台积电22日拍板将斥资约800亿元新台币,把在南京厂构建28纳米制程,目标在2023年中前达到4万片月产能。外界也关心,台积电正式启动成熟制程扩产计划,为何会选择28纳米制程,究竟公司背后有何考量?又看到了什么需求与机会?

月产能4万片 目标2023年中到位

台积电昨日临时董事会核准资本预算28亿8,700万美元案,将于南京厂扩张28纳米成熟制程产能,预计2022年下半年开始量产,目标2023年中完成4万片产能的构建。公司指出,此举是为了满足结构性需求的增加,及应对从车用芯片短缺开始波及整个全球芯片供应的挑战,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提供市场急需的28纳米产能给全球客户。

台积电先前说明会上也预告将在南京厂扩产,并扩展成熟制程等消息,只是当时并未明示将扩哪一个制程。台积电总裁魏哲家表示,2022年半导体产业供需仍吃紧,公司为此规划要扩展成熟制程产能,预计新产能会在2023年开出,届时失衡状况有望稍微舒缓。

市场人士认为,台积电续扩28纳米具有指标性意义。在金融海啸后期,公司逆势砸重金投资28纳米制程,并于2011年量产,尔后造就了公司史上最赚钱、称霸最久的一个制程时代。不过,后来因产能过剩及同业杀价竞争,一度被客户冷落、成为公司最大累赘;直至2020年第一季,28纳米产能利用率都还低于平均值。

成熟制程 紧绷到2022年

魏哲家曾表示,公司将持续发展如CIS传感器等特殊制程(specialty)产品,以提升稼功率,预期1~ 2年后发酵。而28纳米也比预期中填补得更快,2020年第四季就达到罕见满负荷热况,主要受益于中芯禁令的转单效益,以及远程商机。

业内进一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结构性的转变,人们更依赖电子产品,包括PC、NB、手机、车用需求暴增,此皆需要大量面板驱动IC、电源管理IC、MCU、CIS等芯片,而这些都主要在成熟制程生产,市场供给极度紧绷,各大芯片厂也坦言,到了2022年都还是纾解不了。

事实上,有不具名的IC设计企业就私下透露,公司主要在台积电40纳米投片,生产高端产品,由于40纳米产能相当吃紧,台积电也鼓励其往28纳米移动,尽管价格、成本增加,但可以获得更多产能,并提升产品性能,也有助于公司争抢市场占有率。

28纳米性价比高 客户需求旺

外界也关心,目前台积电南京厂生产16/12纳米制程,为何会在当地大扩28纳米,而不是既有制程?半导体企业分析,以终端产品来看,成熟制程的需求量还是相当大,像是冰箱、电视、音响….等各种家电及消费性电子产品,未来只会越来越“智能化”;再加上万物联网趋势,需要更多的IC,但不必用到7纳米、5纳米来生产,用28纳米制程即可满足绝大部分的需求。

他进一步说明,28/22纳米采用高介电层/ 金属闸极(High-k Metal Gate,HKMG),是平面式技术时代中最高端的制程,价格比16/ 12纳米FinFET(鳍式场效晶体管)低了一截,有望提供客户兼具性能与成本的最佳解决方案。同时,28纳米制程也可迎合全球车用芯片短缺的迫切需求。

此外,针对早前市场传出台积电要将台湾28纳米产能搬家的消息,半导体企业指出,移机在台湾是常有的事,但大规模海外移动相当少见,推测台积电若真的要搬产能,绝对不是因为缺水,有可能是为了空间有效运用。

将近10年之前,台积电靠着28纳米制程,成为4G手机时代下的最大赢家,尽管该制程近几年光芒一度黯淡,甚至被视作运营绊脚石,但仍是外资相当怀念的黄金年代(Golden year)。究竟,这次结构性需求的转变,是否能把它持续擦亮?外界也翘首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