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会问自己「现在的工作做起来快乐吗?」「你满意现阶段自己的表现吗?」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成为追求「这样就好」的人,不能安逸于能够偷闲,却毫无成长的生活或工作状态。而这些自省,都来自于知名作家林真理子(Hayashi Mariko)在《野心的建议》所分享的人生体悟。
林真理子在成为百万畅销作家前,其实经历过一无所有的黑暗时代。而她自认自己能克服重重关卡,最终成为明星作家的关键,来自于她不愿意认输的「野心」。
或许你一听到「野心」这个词,可能会认为有点负面,因为野心的确有「心性放纵,有害人之心」的含意。实际上,日本辞典《广辞苑》对野心做了另一种解释─「与身分不相称的奢望」、「渴望能有更大的进步,进而大胆向新事物挑战的志向」。
那么,林真理子到底怎么做到的?她所谓的野心又是从何而来?野心怎么帮助她成功?我认为可以从她的人生经历中,解答这些疑惑:
屈辱感,是野心的入口,让积压已久的不甘心发酵
求学时期,林真理子遭受过同学的严重霸凌,一开始她安慰自己「这种事情不会一直继续下去」,直到她实在忍无可忍时,林真理子决定发愤念书,考上大家望尘莫及的好学校,与过去功课差又不亮眼的自己告别。而成功甩开以前霸凌她的同学们后,对于他们的责难和忌妒当然也就不痛不痒了。
林真理子认为,拥有野心的第一步就是─认清现状。出了社会也一样,若看到同儕待遇比你好,或相同职位的同事比你更受主管赏识,你只是一味地和朋友吐苦水、抱怨,那么,一切都不会改变。
不甘心的同时,应该要安静下来思考「自己到底还有什么不足?」「今后该怎么做,才能不用再忍受这种处境。」如此一来,你就可以比得意洋洋的同辈或同事早一步,为自己的人生、为自己以后要走的路,研拟更有深度的战略。
除了有野心,还要够努力
长大后,林真理子曾经一度穷到一天吃4片吐司果腹、短期内应征40几家企业全数失败的窘境。但她没有因此出现太多负面情绪,反而将40几封未录取通知书用缎带捆好,当成宝贝,并提醒自己「我不会永远都是这个样子」。每当工作或生活不顺遂时,林真理子就会执行「重新播种」计划─告诉自己想摆脱、解除不喜欢的状况,就要采取具体的行动,因为「能帮助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林真理子做了一个比喻,如果野心是车子的前轮,努力就是后轮。从车子的正面很难看到车子的后轮,但却能把前轮看得一清二楚。这或许就像是光有野心,却不努力就想一步登天的人,总是看起来特别狂妄自大的原因。相反地,若野心的前轮没有转动,只有努力的后轮拼命动,不仅徒劳无功,也没什么效果,但这却是现在的人只追求小确幸的特点,没有企图心、以做乖宝宝为荣,但其实一切皆索然无味。
林真理子分享到,谷底生活是她培养野心的养分,她只要一觉得情况不对,就会大胆果断改变现状。你是自己人生的设定者,当然可以做无数次的重新设定,而反覆重来的过程中,你要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获得什么,这也会让自己更有信心。
上帝给的时间这么有限,你的人生,究竟要什么?
出版了《买个好心情回家》,好不容易让林真理子告别以前的坎坷命运,一跃成为畅销作家。她却在开始上各大电视后,遭受到了恶意的抨击和诽谤,让她在名利双收之际,一度迷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才好。但她停下来思考后,认定自己的未来是将「写小说当成一生的志业」,于是重新专注于写作,并告诉自己「不能认输,一定要写出更好的作品让那些人闭嘴才行」。
若只用自认为和自己实力相等的工作量来安排时间,不做取捨也不试著突破现况,只将自己限制在一个框框里,那么绝对无法超越自己,也就无法继续成长。不懂得如何想像未来的自己的人,常常是因为没有感觉到上帝给的时间有限,所以才变成现今多数人都处在野心浅薄的状态。
至于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碰到了瓶颈,不妨让自己好好停下来思考,追根溯源地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反而能让自己更明白自己想前进的道路在哪。
甘地曾说:「首先他们无视于你,而后是嘲笑你,接著是批斗你,再来就是你的胜利之日。」
林真理子每天都像这样锻炼野心,她建议,若你也不甘于眼前的现状,不想只追求小幸福,不如现在就找出一个具体目标,孵化出自己想法的野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