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家处理器平起平坐的Zen 3 APU,AMD Ryzen 5600G、5700G性能实测

AMD Ryzen 5000系列APU虽然还是采用旧时代Vega显示核心,但处理器推进至Zen 3架构,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具有优势的定价也让它成为玩家自组计算机的好选择。

Zen 3处理器架构可以说是AMD在2020年末演出的精彩大戏,打破AMD在家用处理器常年落后于Intel的窘境,也为玩家带来更多采购选择。相关的背景知识可以参考笔者先前撰写的《AMD Ryzen 5000系列处理器架构分析,为了性能砍掉重练》一文,以及桌面处理器与移动版处理器搭配Radeon RX 6800M的性能实测等文章。

这次的主角是Ryzen 5000G系列APU,先前AMD就在Comoputex 2021台北国际计算机展宣布将于8月5日以零售方式销售Ryzen 5 5600G与Ryzen 7 5700G等型号,这2款处理器分别可以视为Ryzen 5 5600X与Ryzen 7 5800X的改版,牺牲部分规格换取内置显示。

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5000G系列APU的L3缓存内存容量由32MB下修为16MB,而且PCIe的规格由Gen4下修为Gen3,但维持24条信道总数。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差异,就是虽然Ryzen 7 5700G的Boost时脉只比Ryzen 7 5800X低100MHz,但TPD却差了40W,这将影响到双方的超频空间。

不过对于许多一般用户来说,这些规格虽然看起来差异很大,但在许多日常应用中,容量相差16MB的L3缓存内存能带来的实质效益可能不是很明显,而多出40W的TDP余地对于不超频或非搭配360水冷等强效散热器的用户来说,基本上也没有太大的用处。

笔者认为影响比较大的部分,是5000G系列APU仅支持PCIe Gen3,让固态硬盘的带宽上限硬是被砍了一半,反应在固态硬盘的连续访问性能上,让原本可能突破7000MB/s的漂亮数据跌到3500MB/s,但对于实际“体感性能”的影响并不是太大,加上当下PCIe Gen4的固态硬盘价格仍比Gen3产品高出50~100%不等,因此选用Gen3固态硬盘也能发挥降低系规整体成本的效果。

另一方面,虽然PCIe带宽对显卡的性能施展依然有所影响,但影响的幅度却不大,至于实际情况如何,就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Ryzen 5000系列处理器规格简表

内置显示运算单元、时脉

Ryzen 5 5600G、Ryzen 7 5700G盒装版本右上角清楚标示具有内置显示芯片。

2者都搭配原厂散热风扇,如果不添购额外散热器的话,笔者也强烈建议一定要替换号称“祖传水泥膏”的原厂散热膏。

Ryzen 5 5600G、Ryzen 7 5700G就是这次测试的主角啦。

这次测试的主角为Ryzen 5 5600G、Ryzen7 5700G,因此我们请出Ryzen 5 5600X、Ryzen7 5800X作为对照组,在这篇文章将将测试处理器的性能表现,以及搭配公板Radeon RX 6800 XT的游戏性能表现。

在测试过程中将打开Smart Access Memory功能,所有成绩都是进行3轮测试,在确定没有极端值后取平均,游戏测试部分皆使用游戏内置的测试模式,并在1080p、2K、4K分辨率搭配最高画质设置,若有设置范本则套用最高范本,若无则将所有画质相关项目调至最高,关闭VRS或动态分辨率等设置,并仅进行开、关光线关注功能的调整。

这次使用的主板并非AMD于测试指南指定的型号,所以可能还有软件尚未完成优化的情况,与测试指南中的Binecench测试分数有些不同,因此笔者额外选用指定的ASRock X570 Taichi进行补测。

测试平台:

处理器:AMD Ryzen 5 5600G、Ryzen 7 5700G、Ryzen 7 5800X

散热器:MSI Coreliquid 360R

主板:GIGABYTE X570 Aorus Ultra(BIOS版本:F34),ASRock X570 Taichi(BIOS版本:4.40)

内存:Team Xtreem ARGB DDR4-4000 8GB x2

显卡:AMD Radeon RX 6800 XT

存储设备:Seagate FireCuda 520 SSD 1TB

电源供应器:Seasonic Prime Platiunm 1300W

软件环境:Windows 10 20H2专业版,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21.6.2

Ryzen 5 5600G具有6个处理器核心,总共具有12条线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