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六年以来,VMware陆续宣布多个产品或功能研发计划,涵盖容器、Kubernetes、边缘数据中心、自动化管理数据中心、区块链,甚至协助合作厂商提供多云服务、电信云自动化、DPU集成应用等多种场景,而外界最为熟悉的例子,应该是Pacific计划,VMware在2019年8月底举行的年度全球用户大会VMworld公布,基本上,它是将vSphere以Kubernetes作为控制层、进行重新架构的工程,而且,他们也预告,新成立的Tanzu系列产品也将包含这项功能,过了一年后,相关产品与功能正式上市,成为VMware vSphere with Tanzu,以及VMware Cloud Foundation 4.1 with Tanzu。
回顾过去,VMware每年公开宣布这类研发计划的时间,大多集中在第三季举行的年度用户大会VMworld期间,今年也不例外,他们一口气发布了5项以上计划,数量大胜以往,而从这些计划的内容,或许也能窥见VMware对于未来的产品技术预期。
首先是Arctic计划,VMware表示,这是服务器虚拟化平台vSphere的下一波进化,能让每一家企业设置与使用混合云环境。
其次,是针对云计算解决技术方案VMware Cloud系列,他们发布Capitola、Cascade、Ensemble等3大计划,分别对应:软件定义内存实例、针对开发者与DevOps所需的Kubernetes基础架构程序声明接口,以及用于VMware Cloud的统一控制层。接着是,应对分布式服务之间的连接,为了让用户更清楚地掌握放置在云计算服务的所有资产,以及之间的依赖性,VMware宣布推出Dawn Patrol计划(但具体的技术运用细节尚未公布)。
除了上述计划,推动技术研发与创新的VMware首席技术官办公室(OCTO),也在今年VMworld大会,公布多个计划,包含安全、机器学习、边缘运算、现代化应用程序、多云运算等领域,而这些研发工作的代称分别是:Crypto Agility、Radium计划、Santa Cruz计划、Bring Your Own Host、Idem计划。
图片来源/VMware
VMware祭出多项创新计划
往年VMware都会公布几项产品创新功能发展计划,今年也不例外,但披露的技术研发计划数量之多,堪称是史无前例。
VMware在本次VMworld大会发布的计划,包括聚焦在vSphere延伸混合云的Arctic计划,以及Cascade、Capitola、Ensemble等提升VMware Cloud应用能力的计划,而隶属于VMware首席技术官办公室的创新引擎计划下的xLabs实验室,也针对安全、机器学习、边缘运算、现代化应用程序、多云运算等领域,介绍他们正在发展的5大计划。
Arctic计划:让vSphere能够连接云计算服务
在VMware全力推动跨云服务的态势下,VMware今年在VMworld大会宣布发展的第一项计划就是Arctic,目前已发布技术预览版,这项研发计划将以原生方式,直接在vSphere集成连接云计算服务的能力,让vSphere具备云计算服务感知(cloud-aware)的特性,促使混合云服务架构成为vSphere默认的运营模式。
用户可获得随需访问VMware Cloud云计算服务容量的能力,并经由vCenter快速访问这些资源,以及部署VMware最新主打的Cross-Cloud Services。相对地,许多目前正在内部环境使用vCenter的IT人员,能在这样的混合云环境下,继续发挥他们的领域专长,也能弹性运用vSphere新扩展的云计算访问能力。
举例来说,用户仅需通过几个鼠标点击的动作,即可快速激活灾难恢复至云计算服务的功能,或是运用云计算上的安全服务,提升威胁的侦测,以及勒索软件防护能力。
在应用的定位上,VMware也期盼,在Arctic计划持续发展之下,能协助企业服务器虚拟化环境中,踏出使用多云架构的第一步,并能顺势走向IT即服务的运营模式。基于这样的云计算服务感知与连接能力,用户可随需访问所需的IT资源,能动态扩张与缩减用量,不会面临过度构建或担忧容量不足、难扩展等窘境。
同时,用户也能从原本的vCenter部署环境,管理任何VMware Cloud端点,但凡企业的私有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以及加入VMware Cloud供应商计划的云计算服务,而能根据地理区域、主导权、性能、成本等需求,进行灵活部署,活用各个VMware Cloud端点的特色。
图片来源/VMware
vSphere大进化!直接涉足混合云
若想更直接构建混合云、跨云服务架构,VMware将会通过目前正在发展的Arctic计划,促使企业普遍使用的服务器虚拟化平台vSphere能够进化成混合云平台,届时将以原生方式集成云计算服务连接能力,让用户可以通过vCenter访问云计算服务容量,以及VMware Cross-Cloud服务。
Cascade计划:提供声明式的K8s资源访问接口
同样是面对多云环境,相较于Arctic计划着眼于IT运维人员,希望能满足他们充分提供企业IT资源的需求,VMware本次发布另一个Cascade计划,则是针对开发人员与DevOps人员,期盼能协助他们快速开发与部署现代化应用程序。
目前VMware已发布Cascade计划的技术预览版,这项研发将提供支持业界标准、基于Kubernetes的程序化接口,其中将具备通用的声明式资源耗用接口,而且,能够同时适用于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以及容器即服务(CaaS)。
具体而言,Cascade可横跨VMware Cloud环境的IaaS与CaaS,提供统一的Kubernetes访问接口,目前将有命令行、API、图形用户接口仪表板等三种操作形式。
根据VMware的规划,这项计划会构建在开放的基础平台上,而第一个里程碑是推出开放源码的VM Operator软件,目前这个项目已在GitHub公开,其作用是提供一套Operator,将虚拟机管理的功能加入Kubernetes其中,初期将聚焦在vSphere这个服务器虚拟化平台,促使VMware Cloud环境能够激活虚拟机服务。
对照过去VMware推动的Pacific计划,是将Kubernetes深度集成在vSphere,今年新发展的Cascade计划,则是着重在引入与应用Kubernetes的Operator模式,将Kubernetes基础架构转为VMware Cloud环境的抽象层,而在这样的模式之下,能提供一个云计算的使用接口,让IT运维团队在面对任何Kubernetes的环境时,能够当地理区域横跨、治理、快速恢复等工作上,获得更多弹性。
图片来源/VMware
针对多云环境提供声明式K8s接口
随着Kubernetes已经深度集成在服务器虚拟化平台vSphere,VMware今年VMworld大会新推出Cascade计划,打算将Kubernetes的Operator模式运用在VMware Cloud环境上,使Kubernetes成为抽象层的基础架构,如此能提供统一的云计算使用接口,进而在任何Kubernetes的环境其中使用,使其获得地理区域横跨、信息治理,以及快速恢复的机制。
Ensemble计划:针对多云环境提供单一控制层
由于VMware Cloud所涵盖的IT环境日益广泛、复杂,甚至是破碎,例如横跨私有云、公有云、边缘数据中心等多云架构,为了简化管理与运维,VMware今年宣布推出Ensemble计划,希望能够提供统一的控制层(unified control plane),其中将会横跨vRealize Cloud Management系列服务,来产生一贯的状态查看,借此改善IT运维效率。
在Ensemble计划目前发布的技术预览版,有几个重点。首先,是简化与加速用户使用多云环境的过程,VMware将提供以应用程序为中心的协作式用户接口,将不同的角色进行统一。其次,是规整与强化VMware发展的多云管理功能,并支持该公司去年开始倡议的云运维模式(Cloud Operating Model),让用户能够将其用于各种云转型的阶段其中。
根据VMware目前的技术发展规划,Ensemble初期将直接支持两种混合云构建状态用户,一是处于起步阶段的用户,另一是正在进行构建的用户,而且,相关功能将会内置在VMware Cloud on AWS主控台其中,可提供vRealize服务的自动化设置,以便完成注册,并能支持已部署VMware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环境的用户。
通过Ensemble计划所增设的新功能,VMware表示,用户仅需一键操作,即可添加与使用云计算管理功能,同时,这项计划也能协助VMware Cloud on AWS用户,进行迁移规划,进而促使他们快速、安心地采用混合云架构。
同时,基于上述新特色,用户操作这些服务时,能够更专注在混合云的应用案例上,因他们能借此获得可行性的处置动作推荐,尽早解决或预防性能、可用性、容量等层面的问题。
目前Ensemble计划的技术预览版提供了哪些重要特色?首先,是针对特定应用案例,能提供业务洞察分析信息,对于在任何云计算环境其中,会影响应用程序正常运行的各种问题,用户皆可经由这样的形式尽早掌握,进而进行解决;第二,是能以用户在云计算服务执行的应用程序为中心,以及依据用户扮演的不同角色(身为云计算服务供应商或云计算服务用户),提供可自定的信息查看方式,而且,VMware的解决方案还可以搭配机器学习技术来了解用户需求,提供量身打造的信息呈现方式。
接着是提供统一的组态管理与变更历程回顾记录,让用户得以查看异动的部分、回到变更的时间点进行查看,以及重组拓扑架构下的多份快照。
若要横跨整个vRealize服务去执行全局搜索,VMware在此也提供单一用户接口,让用户访问所有相关信息。如果要进行更深入的调查与分析,Ensemble也针对vRealize服务,提供前后文内部的切换功能(In-context switching)。
图片来源/VMware
解决多云环境的IT集中管理难题
应对多云环境下的管理需求,VMware今年推出了Ensemble计划,将搭配vRealize系列解决方案,来集成与自动执行多云环境下的运维与治理作业,提供集中的自助式服务、规模伸缩调整、状态测量与监控等功能,让IT人员能在此访问所有的资料、执行分析与进行工作流程,简化大规模部署云计算环境的后续管理工作。
Capitola计划:促成软件定义内存应用,可兼容更多新兴技术
从服务器虚拟化平台日渐普及之后,后续引发了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超融合基础架构的应用,于是,运算、存储、网络等IT系统资源都可以通过软件来定义,关于内存却一直无法经由这样的方式来运用,而导致内存的利用率低、容量使用缺乏效率。
这些年以来,IT业界虽然陆续出现多种新兴的内存技术,从传统的动态访问内存(DRAM)、闪存(Flash Memory)、磁阻式随机访问内存(MRAM)、铁电随机访问内存(FeRAM),甚至持续性内存(PMEM),不同的内存互联接口,像是NVMe、CXL、CCIX,它们之间又有性能与成本的选择,而使得内存的多样运用难以取得重大的进展,为此VMware决定发展Capitola计划,并于今年VMworld大会推出技术预览版。
简而言之,VMware之所以要推动这项计划,就是为了能够设计出软件定义内存(software-defined memory),基于这项新研发的技术,可以简化内存基础架构运维方式,消除内存孤岛,以及被迫缩减经常访问的内存用量等状况,期望能应对现今与下一代应用程序的内存运用需求,其中将通过汇集多种层级的内存,例如,DRAM、PMEM、NVMe固态存储等,提供具备最佳性价比的内存资源配置,提供统一使用模式,让应用程序以单一方式访问。
而基于这样的内存运用做法,也有助于赋给应用程序具备更大的能力,来处理与使用大规模的资料,避免数据中心的内存子系统成为瓶颈。相对地,用户能够快速扩展应用程序执行规模与成本效益,VMware表示,当用户需要更多内存时,可因此配置到超过单台实体服务器所具备的内存容量。
在应用上,Capitola将会紧密集成ESXi内存管理机制,确保vSphere本身的多种功能,像是分布式资源调度器(DRS)/动态线上迁移虚拟机,能够横跨新进与既有的内存分层配置。
同时,这项计划也将结合广泛的内存与服务器厂商生态系统,用于内部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服务。而目前VMware在此合作的对象,有Cisco、Dell、HPE、联想等4大服务器厂商,以及大型内存与固态存储供应厂商,例如,英特尔、美光、三星,而在独立软件厂商的部分,VMware也已经找上多家公司合作,如SAP、Teradata、Hazelcast。
在整体发展上,VMware也表示,Capitola会分多个阶段发布功能,在初期,会聚焦在主机层级内存分层,后续将会发布可延伸至集群的功能。
图片来源/VMware
补足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最后一块拼图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虽然解放了运算、存储、网络的桎梏,但是,随着应用程序需要处理的资料规模日趋庞大,原本依附在运算技术的内存资源配置,重要性也跟着增大,为了能够活用新兴内存技术,更灵活地运用资源,VMware今年推出Capitola计划,发展软件定义内存技术,借此融合DRAM、PMEM、NVMe固态存储等性质的内存访问方式。
VMware首席技术官办公室也发布多项技术创新计划,预告未来发展
为了展现VMware持续追求创新的动力,该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办公室也在VMworld大会,宣布多项研发计划。
其中,与边缘运算、现代化应用程序有关的应用,主要是Santa Cruz计划,能让部署在边缘位置的单一设备,同时执行SD-WAN的网络服务,以及容器应用程序,基于这样的架构,VMware所设想的主要场景是:应用程序或服务如果能在遵循OCI标准的容器中执行,就能在Santa Cruz执行,而有了这样的环境,公有云企业可将他们设计的服务进行打包,以便在边缘运算容器环境执行。
这也意味着,用户仅需一台设备,就能同时执行网络服务、容器、云计算服务,一旦业务需要变更,新的应用程序与服务可随时部署至边缘环境的站台,就像日常的软件更新。
至于另一个Bring Your Own Host的功能研发,用于Tanzu Kubernetes Grid(TKG),用户凭现有IT基础架构平台(操作系统与硬件设备),即可执行TKG,以便体验TKG部署与运行弹性。
在机器学习的研发计划上,VMware推出了Radium,目的是让应用程序能善用各种硬件加速运算技术,但凡GPU、IPU、TPU,使其不会面临限制,或软件依赖性要求。事实上,这项计划的推进,主要是奠基于VMware去年推出的GPU资源共享与网络共享技术,也就是vSphere Bitfusion,可支持Nvidia、AMD、Intel、Graphcore等厂商的硬件加速运算设备,而能用于机器学习的工作负载上,同时也能经由以太网络、InfiniBand网络,将应用程序动态附挂至硬件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