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担当兼天然除草机,太阳能电厂杂草找“绵羊”来就对了

想发展太阳能但又怕与民争地、与农抢地,或许可以搭配畜牧业一起发展,好比请可爱毛茸茸的绵羊来当太阳能电厂的锄草员工,打造另一种太阳能“农场”模式。

畜牧场、放牧场所需地理、日照条件跟太阳能电场有诸多共同点,包括广大的用地、充足的日照、以及不需高大树木以及植坡,因此有不少太阳能开发商寻求与农田、畜牧业合作,不过就好比台湾对农光互补要求,发展太阳能也需要维持7成的农作物,终究不希望太阳能产业排挤其他产业的空间。

目前有越来越多人试图寻找农光共生的方案,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企业副教授Todd Schmit指出,这时候找羊就对了。

现在有不少牧民正与太阳能企业合作,太阳能厂商付钱请畜牧企业前来,让棉羊吃掉那些妨碍模块发电的杂草植物们,另一方面太阳能厂商也不需要购买任何割草机、除草剂与聘请工人,有着可爱小帮手,或许还可以促进观光。

根据美国太阳能放牧协会(American Solar Grazing Association,ASGA)报告,这种模式在2017从纽约州慢慢延伸,目前纽约州约有900英亩的太阳能场景,有聘用绵羊当除草员工,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ASGA负责协调放牧企业和太阳能厂商的合作模式。 (Source:ASGA)

不过为什么一定要绵羊,而不是山羊、牛或马呢?Schmit解释,绵羊比牛、马还要矮小,且能吃掉大部分的杂草,牛跟马的体型更大容易磨蹭到太阳能板,可能会伤及模块,至于山羊,则因为山羊有可会咬电线,因此绵羊才是最佳媒介。

目前美国有一半以上羊肉来自新西兰与澳洲,太阳能与绵羊的组合好处多多,不仅是有新的肉源,绵羊还有羊毛跟羊奶。

Schmit三年内从康奈尔大学、美国农业部获得500,000美元的资金,展开“牧羊人的新黎明:公用业务太阳能板下的牧羊”计划(A New Dawn for Shepherds: Grazing Sheep Under Utility-Scale Solar Arrays),与各种牧民、太阳能产业人士,以及美国太阳能放牧协会合作。

团队希望能够开发出让工业、农场和开发商都可以使用的模式,不需要每个人都从零开始。Schmit指出,一般来说,太阳能厂商更倾向与单一牧场而非与多个牧场合作,因此这项计划可以说是太阳能厂商与畜牧企业之间的桥梁,帮助牧羊人进行合约谈判、营销、规划、交付和物流等,未来也将开发更多任务具、指南与财务可行性模板。

ASGA联合创办人Lexie Hain则补充需要注意的要点,像是不同羊群可能也会出现疾病传播问题,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类似方法也出现在台湾,只是员工改成颇具台湾风情的“黄牛”,台电位于南投的1MW大弯光电场便是请两只黄牛帮忙除草,是台湾第一例“牛电共生”计划。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