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从哪里诞生?在早期宇宙拼命转化常规物质

暗物质在宇宙结构中发挥关键作用,虽然看不见但存在感相当强烈,它们不仅影响星系形成,还将看似无关的星系与星团聚在一起,若没有暗物质,当今宇宙将沿另一条不同路线演化。最近,一组团队试着补充暗物质理论,他们认为暗物质粒子能将一般粒子转化为暗物质,从而使暗物质呈指数增长。

根据物理学家估计,暗物质与常规物质在整个宇宙构成比例约5:1,前者与暗能量共占宇宙质量95%以上,控制着整个宇宙结构,相较之下人类、地球、行星、恒星等可见物质是那般渺小。

然而暗物质从何而来还没有定论,许多模型表明暗物质诞生自早期宇宙中由原始电浆组成的热库(thermal bath):一开始没有多少暗物质,但随着时间推移,热库开始产生暗物质粒子并累计至如今我们观测到的密度。

最近一组国际天文团队为暗物质理论补充了些新论点。他们同样指出暗物质从热库中产生,但产生的量并不足以解释当今已知数量;相反地,研究人员认为暗物质粒子从某刻开始自常规粒子中制造出更多暗物质粒子,新的暗物质粒子也能继续从常规粒子中制造暗物质粒子,从而导致暗物质呈指数增长。

虽然这种论点最后会产生完全由暗物质主导的宇宙,但根据对宇宙膨胀的现有理解,其中又自然而然存在一个有趣的限制机制:暗物质在早期宇宙中增长迅速是因为当时常规物质非常密集,暗物质容易与之接触并转化,但随着宇宙膨胀、物质扩散,常规物质作为催生暗物质的“燃料”减少了,暗物质增加速度也因此越来越慢。

添加了新论点的模型不仅能解释当前暗物质密度,还可解决暗物质粒子质量问题、修补其他模型漏洞以解释天文观测结果。如果想法正确,团队表明这种机制会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上留下特定指纹──只要找到它就可以证明。

新论文发布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