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2.0的影响比开发者预期更早。11月初首次出现通货紧缩现象至今,分析师指出目前以太币进入完全通货紧缩,每天烧毁的以太币价值超过6千万美元,比矿工挖到的以太币更多。
以太坊开发社群过去数年都在努力朝ETH 2转向,从现有PoW(算力验证)转型为PoS(Proof of Stake,持有验证),原先社群预估要到2022年才会出现通货紧缩,但竟然提早发生了。
就在10月创下币值历史新高后,11月以太币出现首次通货紧缩,也就是矿工挖出的ETH量少于交易手续费(Gas)烧毁的量。
由于ETH 2.0升级后,现有算力挖矿机制无法使用,许多矿工转而投入挖其他币,这是紧缩原因之一。但导致紧缩的主因,仍要归功2021年导入的伦敦硬分叉。
伦敦硬分叉机制之一,让以太坊交易时会自动销毁一部分ETH,这机制当然惹怒许多矿工,但也是为了ETH 2.0增长的必经过程。
两种因素交互作用下,以太坊从11月开始,每天销毁的以太币数量高达1.3万颗,以币值来看,近6千万美元直接销毁。
交易费用加上烧毁机制,现在于以太坊交易的手续费成本暴增,单纯转移一颗ERC-20代币的手续费超过40美元,迫使许多用户转向开发者推荐的Layer2网络交易。
以太坊2.0整合后,预期通货紧缩会更加强,届时开挖每个区块产出的ETH会更少。矿工可能转向其他币,但验证工作必须继续,目前有26万名“验证者”待命,必须在链上存入至少32颗以太币,才能成为验证者。现有832.7万颗以太币存在链上,相当于341亿美元。
随着以太币通货紧缩,未来流通的以太币数量将越来越稀少,换言之,验证者存入以太坊的ETH也越来越有价值,提供验证者更高参与动机。
“以美元计算的话,从伦敦硬分叉之后矿工的收益其实提升了33%”,Coinbase软件工程师Yuga Cohen表示,虽然无法预期正式ETH 2.0正式整合后情况,但随着验证者存放的以太币越多,烧毁量增加,以太币的稀有性将是重要的价值来源。
(首图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