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自造集装箱,为跨太平洋前5大海运商

全球供应链大打结,电商巨头亚马逊(Amazon)不只包船运货,更自行打造集装箱,从货运的第一步开始控制物流。

CNBC 4日报道,亚马逊在中国下单制作53英尺集装箱,如今集装箱一柜难求,价格从疫情前的不到2,000美元飙至20,000美元。航运分析师Steve Ferreira说:“我关注以来,过去两年间,亚马逊大约打造了5,000~10,000个此种集装箱。”这些集装箱运回美国本土后,能用于当地系统和铁路运输,不像大家一样必须把集装箱归还亚洲。

有了自有集装箱并租赁私人船只运货,亚马逊可以控制货物动向,避开最拥塞的港口。Ferreira 11月份表示,过去两天他手上数据显示,亚马逊货物只需在港口等候两天。洛杉矶港的79艘船只,等候靠港时间长达45天。

海事律师兼Squall Strategies创办人Lauren Beagen表示,亚马逊自造集装箱,基本上能确保有设备可用。2015年亚马逊向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ederal Maritime Commission,FMC)注册要发展海运业务时,Beagen还在FMC工作。2017年亚马逊通过中国关系企业,悄悄启动了全球货运托运业务,协助中国卖家跨海运送货物。亚马逊内部称此为“龙舟”(Dragon Boat)计划。

Ferreira说:“亚马逊每个月替中国中小型出口商运送10,000个集装箱。亚马逊身为海洋企业的运量──对的,你没听错,他们被视为海洋企业──(运量)在跨太平洋运输公司高居前五。”

MoneyDJ iQuote报价显示,3日亚马逊下跌1.38%、收3,389.79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