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造梦,AR / VR成虚实集成第一步

元宇宙(Metaverse)堪称是近期投资圈与产业最流行的话题,不过就实现元宇宙所需的关键技术,IDC资深研究经理蔡宜秀指出,目前多数技术仍有待填补,尤其相当关键的空间运算更是少有人接触探讨,在往元宇宙努力的方向上,沉浸式技术、感知服务等则是进展相对较快;元宇宙虚实集成概念重新炒热了AR / VR市场,元宇宙能否带动典范转移,也将是AR / VR能否从小众走向大众市场的重要看点。

元宇宙6+2技术待填补,空间运算为虚实无缝接轨关键

根据研调机构IDC定义,元宇宙(Metaverse)是一个可以跟真实世界“精准”且“无缝”串联的虚实集成场景。要实现元宇宙,需要6+2关键技术交互操作应用,6项关键技术包括云原生基础建设、人机交互接口、分布式关注机制、空间运算、创作者生态系统、平台经济服务,而另外2项的安全、智能分析则是贯穿所有关键技术与平台。

IDC资深研究经理蔡宜秀指出,目前多数技术仍有待填补,尤其相当关键的空间运算更是少有人接触探讨,而这部分则是实现虚实无缝接轨的关键技术,另外,元宇宙也涉及大量算力、资料交换,以及复杂的安全问题,目前业界大多预估要实现元宇宙至少还要5~10年的时间。

沉浸式、感知、混合办公、智能制造应用进展较明确

不过在往元宇宙努力的方向上,沉浸式技术(游戏娱乐)、感知服务(文化策展、时尚)、混合办公,或是高度模拟真实世界的数字孪生(智能制造)则是目前进展相对较快的。

在打造虚实集成生态系统上,宏达电被视为代表厂商之一,目前VR设备市场占有率居第四,根据IDC统计,宏达电2021年Q2在VR市场占有率为4.5%;在产品演进方面,宏达电除了持续耕耘商用与开发者领域,今年下半年推出Vive Flow,定价499美元,相较前几代产品具竞争力,也与VR龙头推出的Oculus Quest 2(256G版本)399美元拉近,而重量则降至189g,相较于市面上其他产品普遍重达500~800g大幅减轻,功能则聚焦影音内容观赏与沉浸,属于VR入门款。

根据IDC统计,宏达电VR设备2016~2018年出货量都达40~50万台,2019、2020年则呈当下滑,反映VR热潮降温。

大厂续投入AR/VR,元宇宙能否带动典范转移成重要看点

苹果虽未使用元宇宙这个词汇,但持续布局AR相关领域,而苹果研发AR/MR设备的传言也从未断过,不过推出进程仍有相当的变量,据了解,苹果对于设备轻薄化、使用体验,以及显示技术方面仍不满意。

另外,网络大厂Google的AR眼镜也重出江湖,不过这次瞄准的群体不是消费大众,而是转向企业市场,并聚焦工业、智能制造等相对具实务性的领域。

AR/VR在用户体验、终端应用方面都还有相当的改善空间,也导致AR/VR市场增长不如预期,而元宇宙能否带动典范转移,将是AR/VR能否从小众走向大众市场的重要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