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马斯克说Web3是营销术语?去中心化的背后愿景是成就大同世界吗?

除了VR / AR高端版的元宇宙话题,最近最热话题就是区块链高端的Web3了,目前Web3概念主要是区块链加密技术的不同层面应用,NFT、DeFi等就是Web3的一部分。鼓吹Web3的人认为,区块链是真正让网络“去中心化”的代表技术,但区块链光从加密货币到现在发展至NFT,都距“实际应用”很远,即使比特币比5年前更像数字(避险用)资产,但真正的货币功能仍受制于交易速度而难以普及。

Web3支持者认为网络的力量需人民自己掌握,而不是Facebook、Alphabet、亚马逊、苹果等大公司,需要比特币那种真正去中心化的产品存在,基本上不受政府管控。但Web3反对者Twitter创办人多西(Jack Dorsey)表示,即使不受政府掌控,但像比特币少部分人持有大部分财富,也很难说让Web3真正去中心化,反而让少部分人把持市场。

Web3难关之一:犯罪行为与失控网络

去中心化、基于区块链的媒体社群平台开始运行,一些用户开始毫无审查的社群贴文,由于区块链本身特性,这些贴文理论上能永久保存,基于永久保存的特性,只要发文就不会被删除。但在“完全没有审核”的网络发言会造成什么问题,这几年大家应该看过很多了,相关犯罪统计也不断增长。FBI发布的2020年网络犯罪报告,发现2019~2020年,美国网络犯罪增长率达69.4%,以往仇恨言论激发出更剧烈的“政治正确”倾向,这两年来异常剧烈。

FBI美国网络犯罪增长率报告,这部分当然也受疫情影响,但很明显越多人依赖网络,犯罪问题自然越趋严重。 (Source:FBI)

由于目前还受法律约束,许多人在网络活动时,都会受合约或法律约束,背后是确保“应该”能监督或关注的政治人物与实体(有些国家不能监督),一旦“去中心化”、“匿名”这些要素100%确保下,就如现在暗网,关注背后主使人变得非常困难,也加深更多网络现有犯罪诈骗问题。

Web3难关之二:能源消耗巨大、技术尚不成熟

加密货币现在市场规模没有想象高,即使市值很高,但比特币还没有能撼动货币市场的本钱。但加密货币是种能源密集技术,矿工会照数学难题挖出更多比特币、想办法拿到更多电力与算力,但光现在加密货币对环境的影响是“可计算的”,加密货币相关报告却很少从能源消耗角度出发。

剑桥大学另类金融中心的比特币每月能耗增长估计。 (Source:CCAF)

换句话说,基于区块链与P2P技术的特性,Web3基本上就代表“效率低速度慢”与“成本能耗高”两大特性,有些人认为技术改进会改善缺点,以往有明确中心组织定义的产品的确是如此,但即使这些庞大组织努力集成、技术成本降低效率提高也都花费大量心力改善,所谓Web3的环境并没有出现“标准机构”,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缺乏效率的竞争与开发,且能互通的标准比起这产业投入的资源相对极少。

故量子运算是区块链技术最大的威胁──主要采取RSA加密算法的区块链,以现今科技来说不太可能攻破,但若量子运算逐步成熟,加密就不再是威胁。换句话说,除了能源问题,还有量子运算可能直接击破区块链核心问题,这些都是区块链技术需面临的难题。

以太坊将于明年第二季推出以太坊2.0并改变“挖矿”模式,从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POW)升级基于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POS),根据以太坊基金会说明,转移至POS将比POW模式节省约99.95%电力。乐观者认为这代表以太坊能洗脱区块链货币能耗的污名,也能解决Web3一大难题。而发展区块链抵抗量子运算破解的领域,也有不少人正在奋战。

Web3难关之三:原有网络基建为何要服务去中心化?

由于前述几项原因,代表Web3不太可能于近未来取代网络技术,因许多政府机构不会垮台,人类基本上也不会活在完全隐秘、完全去中心化、无人管理的全面自由经济世界,这世界并不存在于普通人的想象,大部分人还是希望政府于危机时肩负责任并受监督。

所以讨论Web3去中心化概念之前,需先讨论一个问题:网络是谁构建且为谁服务?越大量Web3技术成熟,意味越大量电力与网络消耗,挤压现有用户的权力与服务,别忘了Netflix也被认为需要付钱给电信公司分摊成本。

电力与网络基建资源分配主要掌控在政府手中──用户缴税给政府、监督政府分配电力与网络,换句话说,一旦要真正与政府(或不愿意进入Web3世界)对抗,无论政治面(让政府与人民同意区块链化的世界)或成本面(自行架构电力与网络)切入,都不太可能是短期之功。

从这些面向看,Web3要脱离创投与热钱投注还要一段时间,会久到你不确定热钱跟创投还会不会继续投入这领域──或许过阵子看会不会重新出现ICO热潮,就会知道Web3是否昙花一现、只有少部分人跨入的领域,还是会像Web2的UGC(用户生成内容),养出数个科技巨头。

这背后或许也是马斯克(Elon Musk)质疑Web3名词的原因。

(首图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