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支持保种有成!第526460号小行星命名为“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

台泥今日举行“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小行星”发布会与授证仪式,由于长期支持保种中心,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热带与亚热带植物保育基地,中央大学特别将鹿林天文台所发现的第526460号小行星,命名为“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Ceciliakoocen)”,并通过IAU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审查。

“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是由台泥前董事长辜成允及辜严倬云,提供屏东高树乡的“泰和农场”部分土地,由台泥投入经费支持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李家维,推动成立国际热带植物保育基地,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热带植物保种中心。

“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以热带和亚热带的濒危或珍稀植物为主要搜集项目,采集猎人们的足迹从东南亚、中国大陆、大洋洲、非洲、中南美洲等处,在那些被快速破坏的雨林消失前,抢救下将灭绝的植株,这些行动也引起包括国家地理频道等国际媒体的关注。

从初期的兰科、凤梨科等12类植物,后再添加秋海棠、多肉、水生及苔藓等,保种中心累计30类植物,其中有世界之最或野外灭绝的种类,目前已有3.4万种活体植物,并针对植物的不同部位,进行液态氮冷冻保存,现有4千多个物种、2.5万份组织标本,为下时代的科学家准备研究材料。

中央大学校长周景扬肯定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对于保存物种,以及尽力降低物种消失的危机所付出的心力,中央大学鹿林天文台决定将2006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正式命名为“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这项命名已在2021年取得国际确认。

台泥董事长张安平近年来更邀请保种中心团队,协助台泥位于花莲和平、苏澳太白矿区的复育,通过保种中心将种源带回研究,以原生植物作为矿山复育目标,大量繁殖白及与东方狗脊蕨的幼苗,重新种回原栖地,实践由花房回到原野的目标。

张安平表示,当初,“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设立之初的使命就是打造一个热带植物诺亚方舟,以维护全球生物的多样性,10余年来搜藏近3.4万种植物,如今又赋给一颗编号为526460星球的新生,辜严倬云保种中心(Ceciliakoocen)的名字将永久镌刻在星球上。

“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小行星为2006年8月28日由鹿林天文台台长林宏钦及美国马里兰大学叶泉志博士共同发现,大小约在1-3公里之间,绕行太阳一圈5.62年的轨道周期,离太阳最近的近日点为3亿公里,最远的远日点为6.46亿公里。

保种中心首席执行官李家维强调,估计到2050年,全世界40万种植物将有1/4走向灭绝,若没有积极的拯救行动,本世纪末可能有2/3的物种消失,而每种植物的消失,伴随着数以百计的生命灭绝,人类必须为灾难后,重建自然、储备素材,继续承载人类复育自然的希望。

(首图来源:科技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