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子数量连续18个月超过预期,太阳新周期活动恐更加强烈

根据NASA与NOAA预测,太阳当前活跃程度应该尚处于温和期,然而观测显示太阳黑子数量已连续18个月超过预期,表现出模型预料之外的行为。科学家对此提醒应密切注意可能对地球电力系统造成影响。

太阳奇怪又充满活力,它并非天天年年保持活跃状态,而是随太阳磁极反转出现约11年左右的周期性变化,期间太阳黑子数量受太阳流动的磁场强弱控制,会出现明显的高峰与低峰,称为极大期与极小期。

2019年12月太阳活动触底、渡过上一周期的极小期,目前正迈入新的第25周期,而根据历年周期评估,太阳第24周期相对安静,黑子相对数极大值仅116.4,远低于其它太阳活动周期。

而NASA过去预测,太阳第25周期预计于2025年7月达到极大期,整体而言则跟上一周期同样平静。

但根据全球观测统计结果,科学家发现太阳活动新周期活跃程度远高于预测,与太阳活动息息相关的太阳黑子数量不仅连续18个月高于预测值(2020年9月至今),还在今年3月底达到预测值的2倍以上,是近7年来最大值。

一些天文学家认为,这可能说明太阳正处于异常强烈的活动周期,甚至第25周期有机会成为记录以来最强周期,相关预测要等到太阳活动极大期才能确认。

台北天文馆表示,太阳进入活跃期后太阳黑子数量会增加,闪焰、日冕物质抛射等喷发大量带电粒子的强烈现象发生频率与强度也会明显升高。今年2月初,一场M级太阳闪焰爆发就摧毁了近40枚正在爬升至工作轨道的星链卫星;整个3月更发生146次闪焰事件,天文学家预估类似的太阳爆发事件将日益频繁且强烈,可能对地球造成影响。

(首图来源: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