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太阳系迎来第一位星际访客斥候星(Oumuamua),虽然仅惊鸿一瞥,仍引发天文学家的激烈讨论。然而斥候星可能要让位了,美国太空司令部(USSC)最近发布部分机密数据,佐证另个天文学家团队的研究:早在2014年便有一颗星际流星默默进入地球大气层。
2017年10月19日,Pan-STARRS1望远镜发现第一个前来拜访太阳系的星际天体“斥候星(Oumuamua,编号1I/2017 U1)”,观察结果表明,Oumuamua在与太阳系偶遇之前已在银河系游荡数亿年,不属于任何恒星系统,加上外来访客这个特殊身份,天文学家纷纷抓紧时间研究它。
但一篇曾被《天文物理期刊通信》(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退回的研究,最近悄悄浮出台面。
2019年,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家Avi Loeb团队翻阅了近地天体研究中心2014年的旧数据,意外发现一颗异常高速的流星撞进地球大气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上空发布巨大闪光与爆炸声,且轨道轨迹表明它起源于太阳系之外,但每天有2,500万颗大小不一的流星进入地球大气,加上美国国防部从中隐藏了监测天空核爆炸的机密数据,所以团队无法进一步确认该流星速度的误差范围。
直到最近美国太空司令部发布一份备忘录,团队终于确认这颗直径0.45米、以时速210,000公里速度穿越太空的小流星,是来自另一恒星系统的星际物体,流星碎片可能就传播在南太平洋海底。
不过太空司令部收集的数据时间不到5秒,NASA认为还需要更多证据才能证实流星起源,也有其他天文学家反对这颗流星是第一个太阳系外访客,认为Avi Loeb团队应发布带证据数据的正式论文。
(首图为示意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