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不使用镍、钴的“磷酸铁锂电池”(LFP)抬头,而锂供应增加脚步牛步,也让电动汽车(EV)用电池金属价格呈现两极化走势,镍/钴价格涨不动、锂价今年来则飙涨七成。
日经新闻7日报道,EV电池用金属价格呈现两极化走势,相较锂价今年飙涨七成,镍/钴价格陷入涨不动或下跌局面,主要是因中国积极导入不使用镍等稀有金属的电池,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加上锂供应增长脚步牛步,也让“减碳”掀起的电池金属争夺战焦点逐渐定焦“锂”。
报道指出,英国资源调查公司Argus Media表示,电池级碳酸锂指标的中国交易价格4日时到每吨约47万人民币,和2021年底相比飙涨七成,维持在有数据可比较的2016年以来历史高点附近;相较锂价飙涨,镍价价格目前为每吨约2.26万美元,今年仅上涨8%,和3月7日近期高点相比暴跌53%;5月创下近期高点的钴价进入6月后急跌,目前每磅32美元,较2021年底相比下跌5%。
电池金属价格呈两极化,主要是因为电池主角开始更替。目前EV电池主流产品为正极材使用镍、锰、钴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因续航距离长、美国特斯拉(Tesla)EV等车款使用。不过以中国为中心、生产呈现急速增长的为不使用镍/钴的“LFP”。LFP使用较便宜的磷酸铁为材料,随着电动化潮流蔓延至大众车款,加上稀有金属价格飙涨,也让需求开始转向不使用高价镍等金属的LFP。
LFP价格比“三元系”(镍锰钴)便宜约二成,且安全性高。据大型商社电池金属负责人指出,占全球EV销售量比重近半的中国市场,“目前LFP采用率高达近60%”。特斯拉主力车款Model 3也决定采用LFP。全球EV电池市场目前LFP市场占有率为25%~29%,不过美国高盛指出,2030年市场占有率预估将扬升至近40%。阪和兴业基本金属部门负责理事伴野纯一表示,“不管电池主流产品如何改变,锂需求将持续高水准,价格有望持续稳健。”
(首图来源:Dnn87,CC BY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