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台湾太空卫星产业及提升技术力,中油公司今(8日)举办卫星复材组件交付仪式,将“光学酬载复材圆筒”及“高压燃料槽 / 阀件管路镀膜”技术转给太空中心,展现台湾太空复合材料产品研制的能力。
交付仪式之后,国研院太空中心吴宗信主任、台湾中油绿色能源科技研究所吕国旭所长、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林仁益董事长也共同签署“太空级复材组件合作备忘录”,深化三方合作。
卫星推进使用过氧化氢(H2O2)燃料,由于材料兼容性问题,目前主要依靠国外厂商的不锈钢镀膜技术,提升组件及管路系统和过氧化氢燃料的兼容性。而台湾中油携手太空中心展开高化学兼容性之高压燃料槽/阀件管路镀膜技术/设备研发相关测试,首度展示镀膜技术成果。
中油指出,“光学酬载复材圆筒”为遥测卫星酬载高精密光学镜头的结构组件,为应对太空使用条件与急剧温度变化,光学酬载复材圆筒从低吸湿材料选用、复材叠层设计、模具设计到制作条件,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最后成品才不会污染镜头,且能避免温度变化造成变形导致镜头移位。
卫星因为在真空环境工作,除了向阳、背阳温差高达200℃外,也容易受到太空辐射破坏,因此材料必须具备轻量、高刚性(低变形)及耐辐射特性,过去,国研院卫星计划所使用的碳纤复合材料结构组件材料均来自国外生产,再输入交由台湾复材厂商制造,或直接由国外制造完成结构件,而卫星推进使用的高压燃料槽/阀件管路镀膜技术也须依赖国外。
现在中油投入研发完成设计制作,若顺利通过验测,台湾于卫星设计的自由度将更高,也是台湾太空卫星产业自主化重要里程碑。
(首图为示意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