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折纸”小型软件机器人灵巧、结构多变能输送靶向药物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工程学院研究团队近日通过简单的黏贴及裁剪,研发出由胶纸及磁性颗粒制成的小型软件机器人组装技术。团队参考了纹身贴纸将胶片上的图案转印到皮肤表面的原理,作小型软件机器人的概念,通过多重黏贴去组装磁性颗粒图案,完成小型软件机器人的编制。小型软件机器人以低成本方式集成多种功能性组件,既广泛又实用,更能用于治疗胃溃疡等医学范畴上。

小型软件机器人的双面胶膜具强力黏韧性,可黏贴至不同性质的物料上,令小型软件机器人在无需任何连接工序,也能将不同模块组合。团队成功将不同功能的传感组件无缝合成到小型软件机器人身上,进行温度、紫外光、酸碱值、导电、吸油等感应工作,并能修复电路。

图片来源:中大新闻中心

研究团队曾在实验中成功利用小型软件机器人,在体内复杂环境进行特别任务,例如在凹凸不平的胃壁内移动到溃疡位置,模拟在胃部粘贴胶布的动作,若日后能配合药物使用,或可治疗胃部受损情况。此外,小型软件机器人未来会进一步集成更多的电子组件,例如硅红外线LED、晶体管或近场通信等,提升机器人多功能及智能化水平。

纵使小型软件机器人灵巧、结构多变、应用潜力高,能够抓握对象、输送靶向药物。但仍需解决如何将小型软件机器人人与不同组件和物料结合,及调整其功能,才实现模块化设计并应用于现实中。由于磁性颗粒需排列成复杂形状才能应用,因此组装只有数厘米的小型软件机器人难度十分大。

图片来源:中大新闻中心

数据源:中大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