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爆炸,留下许多陨石块及尘埃,引起许多专家注意,同时也打开各种小行星监测计划。车里雅宾斯克陨石爆炸是自1908年通古斯事件来地球大气层内最大陨石爆炸事件,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30倍,监视器或行车记录仪视频都可看见,陨石闪光中燃烧并产生大音爆,震碎玻璃及破坏许多建筑物,造成至少1,200人轻重伤。
研究人员分析陨石爆炸后留下的小型碎片。通常情形,流星燃烧时会产生少量微粒,要么太小找不到,要么被风吹散落入水中或被环境污染。然而陨石爆炸后产生的尘埃云在大气悬浮4天多才落到地球表面,且幸运地是,灾难发生前后落下的一层层雪将一些样本保存下来,最终被科学家发现。
经强大电子显微镜分析尘埃后,研究人员发现新型晶体,有两种形状,准球型或“几乎球形”的贝壳和六边形棒状物体,两者都是新形态。科学家利用X射线分析,发现这些晶体是由石墨层组成,候选者可能是富勒烯或环烷类,但并非一般地球见到形式。
电子显微镜看到的陨石尘埃晶体。
科学家认为这些晶体是流星裂解时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尽管确切机制尚不明朗,科学家希望通过关注其他陨石样本,看这是常见副产品还是车里雅宾斯克陨石爆炸独有。论文发布于《欧洲物理期刊》。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