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太油,不单腰围变粗还会伤害大脑

最近澳洲和中国跨国合作研究结果显示,“高油脂”食物不仅会变胖、腰围增大,还可能对大脑造成严重伤害。科学家喂食小鼠高脂肪含量饲料后发现,变胖小鼠会先患糖尿病,之后认知能力开始退化出现焦虑、忧郁和失智等症状。

胖小鼠也会得糖尿病、记忆力衰退

实验小鼠出生8周时随机分配到正常饲料组或高脂肪饲料组(脂肪含量约正常饮食五倍),持续监测食物摄取状况、体重、血糖浓度、行为能力及认知功能。结果显示,与正常饮食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不仅使体重快速增加,更开始出现糖尿病症状,之后还表现出行为异常与记忆力衰退等现象。

许多证据一再表明肥胖、糖尿病、失智关系紧密

不久前加拿大麦克麦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科学家针对近1万名没有心血管疾病的受试者,分析体脂肪(及内脏脂肪)与心血管疾病风险、认知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体脂肪过高者不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且认知能力测验评分较低。此次研究再次提供实验证据表明,慢性肥胖与患糖尿病及阿兹海默症有紧密相关性。团队Bobrovskaya副教授表示,研究证明肥胖和糖尿病会损害大脑神经系统,加剧精神疾病和认知能力下降。

社会、生理因素夹击,肥胖者忧郁症风险大增

由于现代人审美观崇尚“纤瘦”,肥胖视为负面形象甚至有污名化倾向,视为“懒惰”、“丑陋”的代名词。各方压力常导致肥胖者更自卑,自信心低落、缺乏人际关系。社会压力下出现忧郁、焦虑的几率怎能不比其他人高?

另一方面,身体长期处于慢性发炎状态对大脑可能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导致忧郁症,肥胖又是慢性发炎的温床。在社会、心理因素双重作用下,长期摄取高脂肪饮食的肥胖者,患忧郁症的风险增加约55%。

避免肥胖就是预防失智和忧郁

由于全球人口高龄化趋势不变,失智人口将越来越多。国际阿兹海默症协会(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估计,全球失智症医疗与看护支出约6千亿美元,且至2030年医疗看护成本将上升近一倍,失智症已是无可避免的全球健康与经济议题。忧郁症也是不容小觑的社会经济负担,所有疾病排名第二(仅次心血管疾病),除了直接医疗费用还包括间接损失,如请假、工作效率低落、死亡等。就预防医学观点而言,若能日常生活实践减少危险因素的生活方式(如减少摄取高油脂食物),或可避免及减少失智症、忧郁症及衍生的社会经济负担。

结语

人虽然是理性的动物,有逻辑推理及思辨能力,但生活却总受习惯或群体制约,很多行为常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许多高糖、高油脂食物虽然明知有害健康,但又是难以拒绝的美食诱惑。高热量食物一旦吃下肚,就成了难以消耗的“负担”。要抵挡高热量的诱惑,真是考验我们的决心与理智。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