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与圣婴现象(ENSO)越来越严重,环保意识的抬头之下,除了巴黎气候协议(Paris Agreement),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与碳权(Carbon Right)的议题也广泛的被讨论。
尤其各大科技品牌厂也有计划性地要求供应商,例如:苹果承诺要在2030年实现供应链与产品要达到100%碳中和,由品牌大厂率先流行草偃执行这个政策,其他科技大厂也会纷纷跟进,最终形成趋势,也代表环保概念下的蓝海市场渐渐崛起。
什么是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与碳权(Carbon Right)?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
就是企业或是政府在生产或是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植树或是增加再生能源使用去减少碳排放量,两者去互相抵消称之为碳中和。
举例来说,台积电(TSMC)在芯片代工生产时,以能够计量的方式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当作减项,再用购买绿电的比率去当作弥补生产产生碳排放的加项,当减项与加项互相加总起来要大于正值,表示台积电有执行碳中和,可以成为绿色能源企业。在过程中也可以提出原本生生产机制造中使用更多减少碳排放的原料,也可以当作碳中和的加项。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大略上的计算值,越多大公司在生产中执行,就会对全球碳排放带来正面的帮助。
碳权(Carbon Right)
碳权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排碳的权利”,就是政府给予每一家企业一定的排放碳的额度。当企业排放量超过政府给的配额,就必需要买碳权来弥补自己多排放的部分,反之,如果一家企业碳排放量低于政府给的企业配额,多出来的配额就可以卖给过度排放的企业。
举例来说,电动汽车大厂特斯拉(Tesla)因为碳排放量远低于欧盟的标准,因此拥有大量的碳权可以卖出给其他传统的燃油车厂,例如: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因为达不到欧盟碳排放标准,因此只能购买碳权,在2019-2021年向特斯拉购买24亿英镑的碳权。
甚至有些国家排碳量很低,可以出售碳权给其他国家与企业借此来获取更多的收入,这也是未来在平衡过度工业化获利国家必需要为环保付出更多代价的手段,也可以借由尚未过度工业化的国家提供援助的奖励制度。
聚酯粒高度增长反映在财报上
在这个新的制度推广之下,带来的商机除了替代性能源的发展外,另一块就是生产产品如何减碳的制程与开发减碳的材料,摊开财报发现台塑集团的南亚在各部门的增长率来看聚酯产业的聚酯粒在2022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40%勇冠其他产品线,甚至南亚已经取得20多项专利核准并可以100%回收聚酯膜的技术,在台塑集团积极推广下,财报上已经先透露出未来的趋势蓝海。
(Source:南亚)
聚酯为何为碳中和的解决方案之一?
从力丽的股东会资料剪报中,很清楚的解释一般传统布料制成与环保再生聚酯布料制成的差异,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使用聚酯制成可以节约54%碳排放与能源的损耗,若是整段制程包含下游的染色采用环保液的染色方式甚至可以节约水(80%)、电(52%)、碳排放(79%)与煤炭(64%)。这也更进一步证实,环保修聚酯已经渐渐成为市场主流,甚至已经在财报上反应出高度增长的数字。尤其苹果(Apple) Watch布质表带、HomePod 3D网布、亚马逊(Amazon)Kindle Oasis保护套都已经采用环保聚酯制作,也指引出未来产业需求与方向。


(Source:力丽110年说明会演示文稿)
台湾的环保聚酯粒上市柜公司一共有六家:南亚、远东新、新纤、宏洲、南纺与力丽。依据公告的财务报表中发现,上述各公司主要增长最高的产品皆为聚酯粒,这也更加证明随着碳中和政策与碳权政策在全球开始推行之后,减少碳排放将成为每一家企业面对的课题,而这也将成为另一个极具增长动能的商业蓝海市场。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