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去中心化精神无价?政府纳管与否考验智能

“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NFT)热潮方兴未艾,却已暴露易遭诈骗特质,以及洗钱和逃漏税弊端。政府该不该破坏区块链“去中心化”价值将其纳管,专家示警,“想要出手管制,就等于在web 3.0这条路上停下脚步。”

当今NFT的适用范围很广,从艺术品、球员卡、音乐、虚拟土地外,甚至还可以结合去中心化金融等应用;但这股数字资产交易浪潮,伴随元宇宙、Web 3.0等未来趋势兴起的同时,也得小心前方暗藏隐忧,以及破坏既有金融秩序的高风险。

除了诈骗乱象频传,NFT使用区块链技术,利用渠道避开识别与分布式账本技术,恐达到洗钱、逃漏税的目的。根据区块链分析公司Chainalysis报告显示,2021年第3季通过非法网址发送到市场的资金“大幅攀升”,并在2021年第4季增长至近140万美元。

“洗钱,特别是来自受制裁加密货币企业的转账,对于创建人们对NFT的信任构成巨大风险。”Chainalysis指出。

NFT管不管? 各界盼保住“去中心化”精神

目前,各国政府都还没有对NFT监理议题产生共识,金管会主委黄天牧在接受立法委员质询时说,各界认为NFT不具同质性、是艺术品,不在金管会职掌范围,且认为“有些科技新产物,监理机关步调太早反而会限制发展”。

金管会2021年7月1日颁布“虚拟通货平台及交易业务业务防制洗钱及打击资恐办法”,先就虚拟通货平台及交易业务业务进行监管,但NFT(non-fungible token)并非纳管项目,其理由是NFT属艺术创作,非代币销售也非防洗钱范围,金管会将持续观察是否影响金融稳定,以及有无助于产业发展,才会考虑纳管。

“NFT在本质上更接近艺术收藏品”,台湾大哥大首席信息官蔡祈岩说,如果涉及洗钱和逃漏税,则应该用现有法律制裁犯罪,“不该把NFT当作洪水猛兽”,现在NFT的整体面貌仍是利大于弊,他认同NFT应适度纳管,不过,管制力道如果过猛,将会影响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核心价值。

趋势科技全球消费市场开发暨营销协理刘彦伯认为,即使是区块链,也有一些“中心化的交易所”,虽然认为法规还是要给予应有的规范,去监视NFT相关交易,但也担忧对“去中心化”为特色的区块链技术实施监管后,“就失去原始精神”。如何调和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凭借政府与各界的智慧。

也有专家示警,区块链、虚拟货币、 NFT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去中心化,“想要出手管制,就等于在web 3.0这条路上停下脚步。”

“NFT用途除了可以是收藏品,也可以是游戏、租赁、甚至保险”,铭传大学金融科技学院专任副教授兼主任林盟翔说, NFT换取了这些服务,就视为交易行为,未来台湾需不需要像美国怀俄明州一样,制定“数字资产专法”的特殊法规来保障虚拟物权,或是像日本一样,以支付为中心立法、纳入NFT等新兴创新范畴,主管机关都可以思考与观察。

他建议,台湾或许可通过央行和金管会做跨部会集成规管NFT,且多与新形态企业沟通,通过沙盒实验的方式,在监管和创新之间保留弹性。

NFT无专法保障,专家建议民法、消保法承接

“买NFT不见得买到物品所有权”,恒业法律事务所加密货币组负责人、比特币及虚拟通货发展协会理事长林纮宇说明,NFT是虚拟物,买方不被视为拥有物品的所有权,在现行法律财产权的保障下恐有漏洞。

换言之,虽然区块链技术所开发的NFT具有一定可支配特性,但并非所有可支配性的权利皆属物权,许多具支配性的财产但非民法上认为的“物”,多以立法方式确认权利,如矿业法的矿业权、知识产权权等。因此在区块链未立法前,以台湾现行法律架构下,恐难直接将NFT或虚拟货币认定为“物”,其权利也难称为“物权”。

拥有NFT虽不被称为拥有物权,但也不是无法可保障。林盟翔说明,加密货币是通货,绝对要被纳管,但NFT可视为连接某标的物的数字证明,其延伸出来的“赋能”能否实现,在专法尚未出现前,仍应积极利用现行民法与消保法帮助消费者解决纷争;如果造成诈骗事件,则能通过刑法来规范。

林纮宇进一步表示,在大企业都陆续推出NFT时,等于有大量消费关系进入这个产业,政府确实该考虑用“消费保护”的角度来保障NFT的买卖双方权益。

至于NFT发行方所强调的“赋能”,他认为,可看成是类似制定买卖双方的契约关系,最好有白纸黑字的承诺可依循,譬如白皮书上承诺终生停车免费,避免有模糊地带。而在打击NFT诈骗这方面则要加强能量,以预防新形态的网络诈骗。

文化部主导NFT?专家盼回归艺术本质

美国曾做过一项消费者调查指出,会投资NFT或虚拟货币的人,年龄层分布非常极端。光谱一端是有钱人寻找新投资标的,本身有足够的财务杠杆能力可以负担;另一端则是10几岁或20几岁的年轻人,抱着类似“买彩券”的心态,愿意投资几万元一搏“财富自由”的美梦。

因此,NFT仿佛成了投机的代名词。刘彦伯认为,NFT技术其实可以运用在很多领域,例如会员卡、球证等,只是现在大家都用来投资,“有点坏了名声”;而NFT诈骗横行,更成为日本大型游戏公司、微软知名游戏Minecraft等企业对NFT说不的理由之一。

至于NFT该由哪个机关主管,众说纷纭。刘彦伯说,目前政府各部门中,文化部在NFT的发展上“走得最前面”,这与NFT本质是从“艺术品收藏”性质出发息息相关。例如故宫发展的翠玉白菜NFT ,基本上就是收藏的价值为主,“避免投资投机破坏或是扭曲这个技术,也许才是NFT该走的方向”。

现在无论盐酥鸡、停车场、饮料店都在线上卖NFT ,可是到实体店兑换服务时却用纸质抄写,如同土法炼钢,根本就是“为了NFT而NFT”。刘彦伯认为,如果品质不好的NFT应用变多,市场就会被打坏。

他期盼,政府由文化部带头示范,例如做电影最辛苦的是回本,通过NFT发行可让文化产业更容易回收资金,类似这样的案例,将有助于对NFT市场抛砖引玉。

随着“元宇宙”概念不断拓延展伸,NFT可能成为实体和虚拟结合的桥梁,但目前法规在虚实权益转换上还处于“空窗”;虽然NFT不是无法可管的处境,但专家都认为,未来既有的法规肯定会不够周延,与时俱进、兼顾创新,并提供人们该有的保障,将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