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近来狂贬,推升进口价格扬升,日本通胀率近来持续高于日本央行(日银,BOJ)所设置的“2%”目标。不过即便日元狂贬至24年来新低水准,日银仍可老成持重?华尔街日报(WSJ)指出,主要有2大理由让日银可静观其变。
WSJ日文版上周五(9日)报道,日本向来是一个“例外的”国家,在应对全球不断高歌猛进的通胀上、也不例外。在西方国家央行加快货币紧缩脚退下、日银持续强调将维持宽松的方针,在利率差扩大下,也让日元近来狂贬,年初时约115日元兑1美元,当前则一度狂贬至约144日元兑1美元、创约24年来新低记录。
报道指出,日元走贬将推升进口价格,增添物价扬升压力、压缩企业获利,不过对日本来说,当前的日元狂贬仍不到应该忧心的地步,日银仍可老成持重、静观其变,而这主要是因为有两大理由。一为日本的通胀率依旧相当缓和。就7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来看,相较于美国年增幅达8.5%、日本年增幅则仅有2.6%。在过去3个月期间,推升日本通胀率的因素中、高达88%来自于变动幅度大的食品/能源价格,而在美国该比重仅39%。而这也是日银一直强烈主张和其他国家相比,日本通胀率扬升是暂时性现象的原因。
二为日元走贬对日本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少会因换算成日元的出口或是海外子公司获利扩大而相抵消。英国调查公司Capital曾在8月2日指出,当前的日元走贬(当时约132日元兑1美元)预估会对日本企业获利带来约1兆日元,相当于日本GDP 0.2个百分点的正面效益。
据报道,对即将在明年4月卸任的日银总裁黑田东彦来说,在日元急贬下的静观不动,可能将是其最后的大胆举措。高盛证券日本市场经济学家表示,预估日本“附带长短期利率操作的量化/质化货币宽松政策”将持续至那时(黑田卸任时)。
日元相对于美元汇率曾在9月7日盘中最低贬至144.99兑1美元,创约24年来(1998年8月25日以来,当日最低点为145.23兑1美元)新低记录。
上周五(9日)因日银总裁黑田东彦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谈后,做出被视为抑制日元走贬的发言,引发日元弹升。日元相对于美元9日升值0.97%至142.64兑1美元,盘中最高升至141.48兑1美元。
黑田东彦9日在和岸田文雄会谈后表示,“一日内出现2日元或3日元的波动,我认为这是急剧的变化”。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