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哭闹婴儿有解,日本研究:抱着走五分钟最有效

照顾新生儿可能是生长在富裕年代的年轻人一生中遇过最大的挑战,时不时嚎啕大哭,让新手父母措手不及,毫无对策,有些父母半夜还会带着哭不停的婴儿开车去夜游。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脑科学中心科学家刊登在《当代生物学》期刊的研究发现,许多哺乳动物确实有“运输反应”,而让婴儿平静下来的最好方式,其实是抱着他们走五分钟。

日本科学家从一些哺乳动物中发现一种“运输反应”,即当母亲背着幼仔活动时,幼仔的心跳放缓、情绪稳定,对疼痛的耐受性也会提高,科学家验证在人类身上,找来21名母亲和7个月以下婴儿进行实验,科学家使用心电图和摄影机比较婴儿心跳和行为变化,请母亲进行四种不同的活动,抱婴儿、走路、抱着婴儿坐下,将婴儿放在婴儿床中并摇婴儿床,接着将婴儿的行为,包括他们是否睡着、警觉或哭泣,将行为与心跳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抱着和走路是最有效的安抚方式,当母亲抱着婴儿走路时,所有哭闹的婴儿在30秒内平静下来,心跳减慢。一半婴儿在五分钟内入睡。而有18.2%的婴儿在停止哭泣时还醒着,但在接下来一分钟内,因为母亲坐着抱着婴儿,他们就睡着了。

当婴儿睡着时,他们的心跳很慢,当他们受到惊吓或开始哭泣时,他们的心跳就会加快。数据显示,步行五分钟会减慢婴儿的心跳并促进睡眠,但仅适用于哭闹的婴儿。而当婴儿被放在摇摇床上时,也会产生类似的镇静效果,但当母亲坐着抱婴儿,或将婴儿放在静止的婴儿床上时则没效。

但是当母亲试图让快睡着的婴儿上床睡觉时,超过三分之一的婴儿在20秒内再次变得警觉。研究小组发现,所有婴儿都会产生生理反应,包括心跳变化,这种心跳加快会唤醒他们,代表婴儿在失去与母亲身体接触时变得最警觉,而不是当他们的背部接触到床的那一刻。

如果婴儿在躺下之前睡的比较久,他们醒来的可能性就较小。研究团队提出一种舒缓和促进哭闹婴儿睡眠的方法。他们建议父母抱着哭泣的婴儿并与他们一起走五分钟,然后再坐着抱着婴儿五到八分钟,再让他们上床睡觉。这种建议与其他流行的睡眠训练方法,例如让婴儿哭到自己入睡截然不同。

科学家认为,这项研究结果可以减少虐儿问题。根据日本政府最新数据,从2021年4月开始的财政年度,日本的虐儿案件比一年前大增2,615起,连续第31年创下新记录。在因虐待导致的47人死亡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孩子不断哭泣,以及照顾者没有情绪喘息空间来照顾孩子。大部分新手父母都是听长辈或朋友的经验来安抚婴儿,但科学家表示,“我们需要科学来了解婴儿的行为,因为婴儿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首图来源:Flickr/Lars PlougmannCC By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