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15日下午完成关键升级,从PoW机制转为PoS机制,但从链上数据看,以太坊网络却呈高度中心化迹象。
转为PoS权益证明机制后,以太坊区块链呈现中心化趋势,最近20小时内,以太坊产生的新区块,有40%都由两个实体负责:Coinbase和Lido。
“最近生成的1,000个blocks,有420个都由Lido和Coinbase创建。”以太坊应用Gnosis共同创办人Martin Köppelmann指出,目前以太坊网络有7个主要参与者,掌控三分之二质押权。
Coinbase是全球第三大加密货币交易所,拥有以太坊14.5%质押权,社群主导的共同质押机构Lido则有多达27.5%质押权。
PoW(工作证明)机制下,区块生成是由计算机算力解决高难度谜题完成,许多休闲矿工都可使用自己显卡参与挖矿活动。然而PoS(权益证明)机制下,想要生成区块,必需要成为验证者(validator),条件就是要质押32颗以太币。
以现在市值看,32颗以太币约新台币146万元,对多数人都是相当高的门槛。因此许多人转向另一种形式:共同质押。
许多交易所都推出这项功能,让用户投入小额以太币成为共同质押者,交易所则担任验证者,执行区块链生成,获得奖励则由交易所分配给共同质押者。这概念其实跟算力挖矿时代的矿池类似,但算力基础来自电力和硬件,超大型矿工能用的电力都有限,资本则几乎没有上限。
据以太坊PoS机制,如果单实例掌控66%质押权,就会让其他人非常难以生成新区块。尽管各大交易所未必能掌握这么多质押权,但别忘了这些中心化交易所,基本上都会配合政府命令,某些情况下,政府已可影响以太坊交易。
举例来说,前阵子被美国政府视为洗钱毒窟的混币平台Tornado,登上美国政府洗钱黑名单后,各大交易所也配合封杀,以太坊2.0升级后,许多交易所也表示会忽略所有与Tornado有关的交易验证请求。换句话说,只要是从Tornado发起的交易,想通过以太坊区块链运行,基本上不可能。
别忘了以太坊区块链不只承载以太币,过去三年听过的各种去中心化服务、NFT、流动性挖矿,几乎全通过以太坊运行,经过两层中心化后,现在以太坊区块链中心化的程度高过一般人想象。
“以太坊转向PoS机制后,就跟法币一样,失去与实体世界的连接,不再与电力和硬件有关。”Ancova共同创办人Max Gagliardi表示,以太币现在不过是一小群人,设置参数之后,数字生成货币脱离了黄金原则。
(首图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