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科学家于3,811个恒星系统确认5,084颗系外行星,尚有8,912颗候选行星等待确认,这些发现提供宇宙现存行星类型的详细样本,从木星数倍大的气体巨行星到地球这种较小的岩质行星。
多数系外行星都是通过间接方式发现,如凌日法和径向速度法。最近研究科学家利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特长基线干涉数组(VLBA),探测到一颗绕行双星系统的类木行星,称为GJ 896A b,距地球约20光年。研究团队使用“天体测量法”发现行星,围绕系统的恒星运行时,引力也同时牵引恒星,由双星“摆动”推测它的存在,这种方法甚至能让团队创建立体结构,描述整个双星系统运行情形。
GJ 896AB是两颗互绕的红矮星,较大颗又有系外行星GJ 896A b环绕,质量约太阳44%,较小颗仅太阳17%。两恒星距离约30天文单位(约太阳到海王星的距离),公转周期229年,绕行较大恒星的行星,运行轨道略小于金星到太阳的距离,公转周期约284天,公转轨道面与两恒星公转轨道面交角为148度,表示行星绕主恒星的运动方向与副恒星相反。研究人员表示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在密近双星系统的行星观察到这种动力结构,双星系统可能是在同一原行星盘形成。
天体测量法未来将成为描绘更多行星系统的工具,得益于次世代甚大天线数组(Next Generation Very Large Array,ngVLA)等天文台,论文发布于《天文学期刊》。
(首图来源:Sophia Dagnello/NRAO/AUI/N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