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药新用,研究显示止泻剂可用于治疗自闭症病症

由挪威奥斯陆大学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近日在药学期刊上发布成果,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小鼠实验,团队发现长久以来治疗腹泻的药物洛哌丁胺,对于治疗自闭症的主要症状有明显效果。

目前医学上对于自闭症的主要病症,如社交和沟通障碍等并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现阶段病患都是服用抗精神症状药物为主,但是对于自闭症患者来说,这些药物要不是副作用过大,就是治疗效果不高。

由奥斯陆大学学者科克(Elise Koch)率领的研究团队,改以老药新用(Drug repurposing)研究途径,并以计算机模拟和小鼠实验,将现有各种药物与自病症相关的蛋白质变化效应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自闭症主要病症来源于患者脑部缺乏称为“u-鸦片受体”(u-opioid receptor)的蛋白质,团队在实验后发现有数种药物可以影响自闭症病症相关的蛋白质变化。

其中一种经常用来治疗腹泻的药物“洛哌丁胺”(Loperamide),被团队认为是效果最为显著的选项,在小鼠实验中,缺乏u-opioid receptor的小鼠具有与自闭症相同的情形,社交能力出现显著缺陷,在投入Loperamide之后,小鼠脑内u-opioid recptor蛋白被重新激发,也显著的改善原本社交能力缺陷情形。

研究团队将这项成果发布在《药学前沿》(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未来有望持续检验,并逐渐迈向人体试验,为自闭症治疗做出贡献。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