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C Taiwan今日发布《2022净零排放经济指数报告》,报告指出,全球脱碳的进展落后,远远低于将全球暖化目标升温保持在1.5°C以内所需的水准,而且在全球经济扮演领头羊角色的20国集团(G20)中,有9个国家2021年的碳强度不减反增。
根据2021年的净零排放经济指数,全球脱碳率需要达到12.9%,才能将全球暖化的升温幅度控制在1.5°C以内,但今年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脱碳率仅有0.5%,尤其是占全球80%能源相关排放的G20,其平均脱碳率更仅有0.2%,创20年来最低水准。
报告分析,即使未来有许多潜在冲击笼罩,例如目前正在燃烧的能源危机,全球脱碳率仍必须提升至15.2%,才能实现《巴黎协议》及2021年COP26上通过的气候目标,这个数字为过去20年全球平均脱碳率的11倍之多,考量目前的地缘政治及经济脉络,未来减排进展恐将面临诸多风险。
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脱碳进度,发现中国的碳强度降低2.8%,但美国0.1%、印度2.9%、日本0.6%、德国1.7%和法国1.4%的碳强度,全都出现增长,部分原因是由于经济活动已从疫情中逐步复苏。
脱碳表现最好的国家为南非 -4.6%,其次依次为澳洲 -3.3%、中国 -2.8%、土耳其 -2.7%、加拿大 -2.2%、沙特阿拉伯 -1.8% 、韩国 -1.6%和英国 -1.5%,显示每个国家发展的步伐、方向都不同。
报告指出,如何实现净零排放,并不存在一体适用的途径,但可以确定的是,所有国家都必须加快行动,方能完成在2030年将全球碳强度降低77%的迫切目标,而让人振奋的是,面对大规模进行脱碳,以及加速转向再生能源使用的必要性,全球各国的政府、投资人和企业已逐渐凝聚共识。
企业正持续在气候议题上努力,包括推动组织内的脱碳、提高供应链的性能和弹性,并试图让这份影响力扩散至其他企业。举例来说,已有超过3,000家企业和金融机构正在与科学基础减碳目标倡议组织(SBTi)合作,以科学为基础来设置减排目标。
虽然政策制定者须承受不少压力,以确保全民能够享有安全、可负担的能源供应,但仍有机会利用产业颠覆者的力量,来加强净零投资的商业运用。
能源价格的上涨和能源供应的威胁,导致化石燃料的短期需求增加,但长期而言,强化企业投资再生能源、增加再生能源设备容量的理由,特别是在高能耗和难以减排的产业,企业将寻找减少碳排的方法,同时更有效地使用能源,显示各国对能源的看法可能出现转折点。
资诚永续发展服务公司董事长李宜桦指出,PwC的净零经济指数传达的消息很明确,若想要将全球暖化限制在1.5°C以内,便亟需加快脱碳速度,如今各界虽已涌现对能源转型的强烈渴望,但能源价格飙升,以及疫情大流行后恢复的经济活动,使得近期的脱碳进度造成阻碍。
李宜桦表示,当前的全球能源危机可能阻碍能源的转型,但随着再生能源技术成本的迅速下降,全球有望逐步免于地缘政治情势的干扰,并将受益于更便宜的能源,而企业需要提前规划,确实行动,机动调整,才能在这场净零赛局脱颖而出。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