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研究发现,黑潮深水输送着60年前美俄核弹试爆遗留的大量放射性铯137。原能会表示,调查显示台湾周边海域海水及海生物的放射性铯活度远低于法定基准,并无辐射异常现象,对居民也无任何影响。
国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系讲座教授陈镇东最新研究指出,黑潮深水输送着60年前美俄核弹试爆遗留的大量放射性铯137,且含量远超福岛核爆2016~2018年每年发布海洋一千倍,可能输送至东北角涌升海域被虾蟹藻类吸收,若人类捕食恐受影响。
原能会新闻稿说明,媒体报道称海洋深水放射性铯会涌升至表层水处,可能被藻类、海洋生物吸收后影响人类一事,因目前并无辐射异常事故,对居民无影响。
原能会指出,原能会辐射侦测中心107~110年委托国立中山大学协助执行台湾海域环境辐射背景调查,协助海水、沉积物、岩心等样品采样及数据分析等工作。而根据历年海域辐射调查结果显示,台湾周边海域中放射性铯,黑潮200~400米深处有较强输送量,会于台湾东北角涌升至东海表面,这项发现获世界顶尖期刊《海洋污染公报》刊登。
原能会解释,国际无核子武器试爆,海洋人工放射性物质相当微量,辐射侦测中心调查结果显示台湾周边海域海水及海生物放射性铯活度,均远低于台湾“环境辐射监测规范”记录基准,并无辐射异常现象。
原能会强调,未来应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含氚废水排放海洋,原能会已规划海域监测计划,持续监控台湾周边海域环境辐射变化,确保辐射安全。
(首图来源:原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