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人们平均寿命越来越长,女性多半活得比男性长,一般推测可能是女性多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芬兰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多5年,科学家发现,预期寿命天生有性别差异,且从年轻时期男性老化速度就超过女性,50岁男性身体比同龄女性生理年龄大4岁。
芬兰研究人员关注2,240对双胞胎的生物学年龄,双胞胎据年龄分为两组,一组为21~42岁,另一组年龄介于50~76岁。有151对是异性双胞胎,研究人员可控制增长过程基因和生活方式,更了解男性和女性生物衰老是否有差异,以及潜在差异是否可通过生活方式解释。
科学家使用测量DNA甲基化程度表观遗传学时钟,估算受测者生物学年龄,了解细胞老化程度。使用四种不同表观遗传时钟,尽可能准确预测生物年龄。生活因素方面,研究人员测量参与者教育、体重指数及抽烟、饮酒和身体活动,这些都是可能影响人类衰老速度的因素。
结果发现,青年时期,男性生理年龄就明显比同龄女性大,且随着年龄增长,差异也越来越大,从1.2岁增加至4.3岁。科学家还比较异性双胞胎的衰老速度,也观察到类似差异,男性生物学年龄比女性大1岁左右。
且考虑所有中介因素,年龄差距仍在,科学家表示,老化速度有性别差异,并不能全然用生活方式解释,显然女性某些遗传因素能保持年轻,认为遗传因素的性别差异,以及女性雌激素对健康有好处。
但生活方式也不是完全无影响,科学家认为,抽烟是影响老年人生物年龄差距的因素,BMI也是导致高龄化性别差异的主因,男性往往比女性胖,也可能影响小部分生物学年龄差距。
不过两性差距慢慢缩小,1970年代最大,当时女性出生预期寿命比男性高近10年。研究人员认为,男性抽烟率下降,部分解释为什么近几十年预期寿命的性别差距缩小。芬兰男性抽烟数从1970年代37%降到现在17%,女性保持不变约15%。研究发布于《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
(首图来源:Flickr/Guillaume Galdrat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