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之所以被称为万年垃圾不是没有原因,且不同类型的塑胶更让人们难以高效率回收,如今美国麻省理工团队研发的新型催化剂,可以将混合塑胶分解成“丙烷”,无论是当燃料燃烧,还是用来制造新塑胶,都是很好的途径。
塑胶虽然方便,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但由于随意乱丢垃圾、回收效果不高,时至今日塑胶足迹遍及全球,从北极到南极、深海到圣母峰顶部,各种生物体内包括人都可以发现微塑胶。
塑胶有着非常强大的碳键,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才可以维持优秀的弹性和稳定性,但这就苦了回收处理过程,更糟糕的是,不同类型的塑胶需要不同的回收方法,因此难以大规模分类和回收。麻省理工团队提出的新技术,则可以处理混合在一起的多种塑胶,将它们转化为单一的产品──丙烷。
(Source:麻省理工)
丙烷本身就具有多种用途,可以当成发动机、烧烤食品及家用取暖系统的燃料,或是制成新塑胶原料。而麻省理工研发的催化剂是由多孔晶体沸石组成,其中团队还在沸石填入钴纳米颗粒,虽然其他催化剂会也可以随机破坏碳键,产生不同的最终产品,但新催化剂会在特定且可重复的位置破坏碳键,更容易预测与控制。
新型催化剂也适用多种类型的塑胶,包括最常用的聚乙烯(PET)和聚丙烯(PP)。实际测试混合塑胶实验后,团队也发现催化剂可以将大约80%的塑胶转化为丙烷,也不会产生甲烷等副产品。生成的丙烷可直接当成低环境影响的燃料,或用在封闭循环系统中制造新塑胶原料。
重要的是,沸石、钴和氢等新型催化剂原料成本相对便宜且容易获得。但团队也指出,尽管研究很有趣,但如何扩大技术规模然后实际用在现实世界中也是件难题,还要评估是否会受到胶水和标签等影响。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