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吞噬恒星3年后神秘复活,突再度吐出残留物质

2018年10月,天文学家看见距地球6.65亿光年的黑洞因撕裂一颗小恒星而爆出的光芒。然而3年后,该黑洞在未观察到吞噬任何新物体之际再度照亮宇宙,天文学家指出这场爆发来自3年前吞噬的恒星,但不知何故延迟数年又喷出物质,没人看过这种事。

根据清大物理学系解释,当一颗不幸恒星离星系中心的黑洞太近时,重力产生强烈的潮汐力会将恒星扯裂,这种灾难性事件被称为潮汐破坏事件(Tidal disruption event,TDE)。 吞噬过程中,大约一半的恒星碎片会通过吸积盘旋入黑洞,产生耀眼光芒照亮整个星系;某些情况下,黑洞还会发射接近光速移动的粒子流。

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CfA)天文学家Yvette Cendes团队重新审视过去几年发生的潮汐破坏事件,没想到从甚大天线阵(Very Large Array,VLA)的无线电数据中,发现2018年首度出现的AT2018hyz事件再次出现不寻常爆发。

当年,科学家使用可见光望远镜发现一颗恒星被距地球6.65亿光年的一个黑洞撕裂蚕食,理论模型计算出该恒星质量仅太阳十分之一,而黑洞撕裂天体后吐掉的物质产生之潮汐破坏事件,于可见光下进行几个月监测后消失。

然而过了3年,该黑洞突然又喷出一堆物质,且速度高达光速一半,这是天文学家第一次目睹黑洞进食与吐掉隔了这么长的时间。

目前科学家还不知道为什么黑洞会延迟多年才再次喷射物质,团队希望进一步探索这种事是否频繁发生在其他黑洞身上,也希望更了解黑洞的摄食行为。

新论文发布在《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首图来源: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