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10月16日分别在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台北)的FUTURE VISION LAB与国立台湾美术馆(台中)U-108 SPACE进行演出的《reCONNECT 2022:BORDERLESS CANVAS》5G异地共演计划,由香港新媒体艺术家林欣杰与其工作室Dimension Plus成员韩家俊共同打造,两人将通过M1 MacBook Pro、iPad Air和iPad mini以FaceTime进行两地即时演出。
致力于探讨艺术、科技与媒体三者间共存共生也互利关系的林欣杰,去年曾因疫情被迫重新塑形展演,与台湾音乐诗人雷光夏、日本电磁乐器大师和田永,协助改以三种艺术形式、在三个地区,共同成就同一场在国立台中歌剧院的演出《reCONNECT 2021》。
林欣杰表示,“媒体不只是传达消息的渠道,媒体是本身就自带消息的”,尤其因Work From Home成为多数人的工作模式,通过FaceTime能与世界各地的人们共事,高度的便利性让一个窗口就能拓展想象,却可能也同时框住视野,他希望借由这次展演,以3D编码将原有的城市面容改写编组后,投影在圆弧形和穹形的空间中,把因时势而急速在改变面貌的香港,正在消失中的地景记录下来,“身在台湾的沉浸式空间里却能看见香港,逆向思考反转融合异地,也是科技带给人们的另一种reConnect。”
但是新媒体、艺术、科技三个名词要如何融合在一起?林欣杰表示,程序编码(Coding)通常会让人直接想到工程师,跟艺术很难扯上关系,但新媒体的角度却是拜科技进步所赐,让艺术以更现代、更能被接受的语言去阐释与被解读。
林欣杰进一步指出,过去在香港的工作室里,长时间以8台Mac mini在进行各种演出的分工运算,占空间也耗电力。在M1 MacBook Pro推出后,没想到1台就能抵过8台,不但在各地巡演,轻便好携带、负担变少,无风扇设计在配有音乐演出的现场也能将干扰降至最低。
林欣杰认为,直接在M1 MacBook Pro上以苹果所提供给开发者的集成开发环境(IDE)“Xcode”用C++ 撰写,不用担心经过任何设备的转移,简单排除资料遗失和缺件这个最大的隐忧。升级后的CPU不只速度惊人的快, 用电量也很低,甚至做完一场演出都还不需要充电。
从在M1 MacBook Pro上进行构思、设计、程序编码,再用iPad做投放测试,到最后执行演出加入iPad mini作为屏幕与异地艺术家连接沟通,靠的全是苹果的“通用控制”与“并行”的大力辅助。“通用控制”允许用户用同一组鼠标与键盘在三台设备屏幕间切换操作,让林欣杰一人就能掌控整场演出的所有细节,像是演唱会中一人分饰多角,担任主唱、乐团、场控与灯光师,而iCloud就是成就这一切顺畅演出的核心。

这次的5G《reCONNECT 2022:BORDERLESS CANVAS》异地共演计划,是通过最新的“5G云计算美学平台”将展演的艺术品资料上传至平台,借由云计算计算、5G高速网络和沉浸式展演平台的汇集整理,搭配M1芯片的运算能力、苹果设备的高度集成力与传输力和艺术家的非凡内容,以即时流媒体表现的全新可能。林欣杰和韩家俊在本周末将亲自示范以FaceTime有距离、零隔阂的链接,试图在新媒体与消失的过去“这段距离”中,以全新接口保存“曾经存在”的事实。
(图片来源: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