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更多零碳技术,台湾国际智能能源周明日登场

台湾国际智能能源周(Energy Taiwan)将于明(19)日登场,添加“台湾国际多样创能展”、“台湾国际净零永续展”全新展览,纳入更广泛且全面的零碳能源,通过更多新兴科技研发,才能实现2050年净零转型,预计台湾也将在年底提出12项关键战略具体执行内容。

台湾国际智能能源周将于明日于南港展览馆一馆正式登场,除“太阳光电”、“风力能源”、“智能储能”等再生能源发电主力外,更添加“台湾国际多样创能展”及“台湾国际净零永续展”两大全新展览,共展出1,000个摊位,展览规模增长40%、创下历年新高,预计吸引万名企业齐聚交流。

目前净零转型有三大驱动力,包括净零碳排法制化、企业供应链脱碳以及绿色金融蔚为风潮。高仙桂指出,今年初国发会已公布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的四大转型策略与两大治理基础,预计将于今年底公布十二项关键战略具体执行内容,也期盼借由碳中和联盟、大企业带领供应链等以大带小措施与领先示范等,公私协助推净零。

台湾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徐造华指出,净零永续将打开电业新时代,稳定供电、节能减碳、成本合理化是台电追求的目标,通过供电端、电网端、需求端等三个方面,由低碳、减碳循序渐进地走向零碳未来。

联合再生能源太阳能业务总经理沈维钧指出太阳能厂商有需多发展机会,包括美国推出的削减通胀法案、欧洲Fit for 55、企业净零RE100、供应链本地化趋势、碳税以及太阳能有机会成为碳税的减税项目等等,但受到全球升息影响、原物料飙升、政策导向的能源发展以及制造与人力成本增加,相对应挑战也不少。

沈维钧表示,全球太阳能设备量持续增长,台湾也是全球第二大的太阳能生产地,若能克服土地、馈线许可扩大产能,期待2023-2025年每年设备量可以达到3GW,至于在政策面,政府也须严格把关第三地进口的产地识别、鼓励当地制造提升VPC。

未来太阳能搭配储能系统也是发展重点,可有效降低再生能源渗透率上升的电网冲击,台达电子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处资深处长艾祖华则表示,再生能源与储能结合,不仅能让太阳光电输出平滑化、稳定电网,也能让新建案场充分利用土地与馈线,既有案场可缩短回收年限,创造再生能源企业、储能企业、台电与社会成本四赢,储能产业有望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新绿盾。

(首图来源:科技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