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坠地后情况仍会被监视 新天宫号紧密筹造中

根据新华社报导,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有关机构监测分析,今(2)日8点15分左右,天宫一号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欧洲太空总署(ESA)原本预期,天宫一号会在4月1日坠落地球,但由于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粒子流并没有使高层大气密度增加,所以天宫一号的坠落速度未因此增快,推迟到4月2日后才会坠落地球。

专家克拉格(Holger Krag)稍早预估,总重约8.5吨的天宫一号,会有1.5吨至3.5吨重的碎片不会在穿越大气层时焚毁。不过他表示,人类被这些碎片砸重的机率微乎其微,机率低于“一年内被闪电击中两次”。

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家麦克维(Jonathan McDowell)指出,多数卫星和空间站坠入地球时,会在重返大气层时烧毁,但10%到40%的卫星没有烧尽,以碎片形式落地,部分碎片含有危险的化学品,尤其天宫一号的体积大、零件多,所以必须严密监视。

天宫一号是中国研发的一个太空实验室,目的是作为其他飞行器的接合点,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后,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进行6次交会对接,完成各项既定任务,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历史使命,进入轨道衰减期。如今天宫一号已在太空飞行约6年半,与人们说再见。

 

中国空间站的下一步计划,就是组装式的空间站“天宫号”,第一个模块“天和号核心舱”预计今年或明年间就会升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