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广告台词说“压力是最好的按摩”,适度压力会让人感到兴奋和挑战感,促进追求增长、发展和成就,但哈佛研究发现,如果是长期过度压力,导致焦虑忧郁,或因孤独出现心理状况的人,感染新冠病毒(COVID-19)后患长新冠的风险大增50%。
长期压力或创伤性事件,会对人们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这些形式的坏压力会让人生病、沮丧、焦虑,久了会增加患心脏病、中风、二型糖尿病、痴呆甚至癌症的风险。哈佛大学神经流行病学家研究还发现,坏压力还会影响新冠病毒 (COVID-19) 恢复力。
现在全世界患长新冠,即持续一个月以上症状的人越来越多,症状包括疲劳、脑雾、呼吸急促、味觉和嗅觉丧失、睡眠困难、焦虑或忧郁,有些人症状可能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症状持续一年以上。
科学家想知道坏压力与长新冠是否有关,研究团队收集3,193名感染新冠病毒的护士的数据,从2020年4月开始要求参与者在一年半时间回答各种压力状况与症状,结果发现,报告有任何压力源的人患长新冠的可能性高30%~50%,经历两种以上压力参与者,比没有经历压力的参与者患长新冠几率高近50%。
排除原有精神、认知和神经系统症状参与者后,研究结果仍然相似。科学家断言,与肥胖、气喘和高血压等身体健康风险因素相比,压力与长新冠的相关性更高。
至于压力导致痛苦,如何影响身体抵抗感染的能力?科学家表示关键在炎症,炎症时免疫细胞释放炎症介质物质,这些化学信使使小血管变宽,使更多血液到达受伤或感染的组织帮助愈合,刺激神经并导致疼痛信号发至大脑。
许多事情都会引起炎症,包括细菌和病毒、损伤、毒素和慢性压力。身体对炎症有许多反应,如发红、发热、肿胀和疼痛。炎症会因调动能量资源导致疲惫和发烧,但某些炎症是悄悄发生,没有任何症状。
短期压力会导致抑制炎症的激素释放,确保身体有足够能量资源应对直接威胁,但当长时间经历压力,本身会导致低无声发炎。科学家表示,慢性痛苦和心理健康状况如焦虑和忧郁,都与炎症介质升高有关,重复暴露于轻微、不可预测的压力下,就足以引发炎症反应。
当炎症持续时,例如长时间痛苦,免疫系统会重新编程免疫细胞来改变反应方式,简单比喻就是切换成“低监视模式”,免疫系统通过这种方式保持活跃,但降低对新威胁的反应能力,导致新威胁来临时反应较慢且效果较差,感染后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恢复。
科学家表示,原本就处于这种压力模式的人,遭遇COVID-19这种难缠的病毒,可能不仅身体抵抗感染的能力较差,患长新冠的风险也较高。研究发布于《JAMA Psychiatry》期刊。
(首图来源:Flickr/Firesam!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