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永续下一里路!你可能听过“碳足迹”却没有听过“碳手印”

你听过“碳足迹”却可能没有听过什么是“碳手印”,这三个字可能成为未来ESG最重要的新趋势,根据2015年巴黎协议(Paris Agreement)唤起遏制地球暖化的集体意识,全球气温在2021平均升温达摄氏1.1度,已逼近巴黎协议1.5度的临界点,减碳需要更积极主动的作为。

过去我们常把减少“碳足迹”挂在嘴边,但是若要减少“足迹”对地球的负面影响,其实就要扩大“碳手印”,这三个字最早来自芬兰的研究机构,其中《生态智能》、《EQ》一书的作者丹尼尔.高曼(Daniel Goldman)解释,你的碳手印就是你为减少碳足迹所做的一切。

高曼表示,有效的减碳主张不该是吓唬式的警告人们要减少碳足迹,这会让当地球上生活的你我感到惧怕,而且减碳目标不该只是计算多少“碳足迹”,而是追求新的目标,鼓励人们可以做些什么,手印是你为了减少足迹所做的一切努力。

高曼指出,“碳手印”就是你所“创造的手印大过你所留下的足迹”,这会鼓励人们会去更积极作为,简单来说,“足迹”是已经造成的影响,“手印”则代表是你为了减少碳足迹所做的一切,代表足迹是自己少走一点就好了,手印则是伸手去帮助别人做到“少走”。

各国企业已经开始看见“碳手印”的重要性,并开始制定明确的“手印”目标,举例来说,全球软件龙头大厂微软,主要业务为提供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文书工具及Azure云计算服务等办公室生产力工具,现在更借由通过构建筑物联网基础建设,以及提升云计算能源使用效率,帮助供应商及客户实现减碳目标。

碳手印的核心概念,就是将“企业自身做到减少碳排”,提升到鼓励企业“伸手出去协助其客户”积极减少碳足迹,展现在推动永续发展的涵义,就是创造出一个减碳影响力可无限扩大的正向循环,进而完成管理和实现“净零碳排”的长期目标。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