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的话就把无人机吃下去,米饼机翼危急时刻救你一命

无人机通常都有负重限制,如果要进行海上、荒野等偏远地方的救助任务,势必无法带太多食物,对此瑞士科学家研发出一款“机翅”可以吃的无人机,虽然对无人机来说是一趟有去无回的任务,但至少可以帮助他人果腹。

目前已经有许救灾任务通过无人机,将食物投送到受困者手中,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团队认为,在城市内,电池的续航力当然足够让无人机来回执行任务,但是若要帮助困在海上、荒地、山野等偏远地区的人们,因重量限制,就无法提供够多的食物。

EPFL指出,通常商用无人功能够承载的重量大概就是自身重量的10%~30%,对此团队决定设计出机身可部分食用的无人机。

一般来说无人机的机翼都是由轻盈坚固的材料构成,好比发泡聚丙烯(EPP),而团队在经过各种实验后,觉得膨化米饼是个不错的选择,膨化米饼的热量每公斤3,870大卡,它的机械性能也跟发泡聚丙烯类似,虽然最终结果是打造出不能再利用的无人机,只能进行单程任务,但可以提供受困者更多热量。

团队首先用激光把米饼切割成六角形的碎片,用明胶把好几片米饼拼增长方形,之后再用塑胶把他们包起来,避免食物受潮,最终的无人机原型翼展为678 mm,而且它确实可以飞,以每秒10米的速度飞行,载重为自身50%重量,此外,研究人员估计还可以携带80克的水。

至于机翼本身大约300大卡,如果团队研发更大台的无人机或是多架无人机出动,就可以提供更多“食物”,未来团队也会进一步研发,尝试把无人机更多区块换成食物,并提高营养价值。团队指出,现有无人机可以携带的食物数量有限,但可食用无人机可以明显克服这种有效负重限制,因为无人机本身就是食物。

(首图来源: EPF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