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通胀严重吃饱比吃好重要,垃圾食物重回主流

全球疫情及俄乌战争前,英国政府与社会认为英国人民大敌是肥胖,要向“垃圾食物”开战,鼓励与鼓吹吃生鲜蔬果,肉类要生鲜肉品,不要吃加工肉品,低糖少油少盐不在话下,最好是有机食品,当地小农生产更棒。不过随着俄乌战后通货膨胀严重,现在吃饱比吃好重要。

新鲜蔬菜水果、鲜鱼、鲜肉,逐渐从一般英国家庭菜单划掉,取而代之是鸡块、薯条、香肠、马铃薯泥、冷冻披萨,大人可能自责给小朋友垃圾食物,小孩却可能乐不可支,但根本原因是为了节省开支,因为这些垃圾食物的特色就是既便宜又吃得饱。

英国家庭现在要多面作战,房租高涨,能源价格包括瓦斯与电费惊惊涨,民生商品什么都涨,薪水涨幅远远跟不上,普通家庭面对即将到来的冬季,简直看不到希望。

每天都得吃的食物上涨更让人绝望,9月英国市场新鲜蔬菜较前一年同期涨14%,生鲜牛肉也同样涨14%,鲜鱼更高15%,鸡肉17%,鸡蛋更高达22%,低脂牛奶达惊人的42%。想坚持吃“健康”食物的英国家庭若非十分有钱,就得面临吃到破产。

相对的,垃圾食物平易近人多了,培根等腌肉与烟熏肉类加工制品及洋芋片,涨幅12%,冷冻披萨涨仅近10%,最不健康的糖果涨6%,巧克力更贴心只涨3%多,若是喜爱吃垃圾食物的家庭,受通货膨胀冲击就缓和得多。

现实经济压力下,英国家庭食物采购只好“改正归邪”,重回垃圾食物老路,反映至渠道销售,8月生鲜蔬菜销售减少6%,生鲜肉品减少7%,零嘴与糖果却增加近4%。

半数消费者都节省基本生活开支

英国政府与民间单位认为,廉价加工食品高油高盐高糖,有很多食品添加剂,非常不健康,吃了容易肥胖,导致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等等,英国本就有六成国民过胖,宣誓向肥胖宣战,要打击这些垃圾食物,疫情前还想进行管制禁止促销,因疫情和通胀才打消计划。

生鲜食物生生产机制造成本较高,也不如规模生产的加工食品大厂雀巢、联合利华能抗衡原物料上涨压力、吸收增加成本。于是所谓健康食品如新鲜蔬菜、鲜鱼价格每千大卡热量涨价超过8英镑,相对培根与洋芋片等垃圾食物每千大卡热量才涨价3英镑。

但如今还在谈健康食品,恐怕有点“不如食肉糜”,毕竟英国很多家庭别说吃得健康不健康,根本开始挨饿了,9月调查显示五分之一英国家庭餐桌没有足够食物,导致得跳过一餐,甚至一整天饿肚子。连吃都没得吃,还强求不要吃垃圾食物,未免脱离现实。

天然气价格高涨更造成另一方面打击,英国各地食物银行发现,领取食物的人们不再拿生鲜食品,因回家还要开瓦斯或电炉煮菜,而他们付不起瓦斯费与电费,宁可拿即食的垃圾食物。许多要喂饱小孩的家长,都在超市采购买一送一的加工食品如冷冻披萨。

英国也不是特例,连法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荷兰,调查显示半数消费者都节省基本生活开支,包括食物、交通、供暖。

但或许英国政府不用太担心人民会因吃垃圾食物变胖,因许多被迫吃垃圾食物的人民根本吃不饱,不仅没有变胖还饿瘦了,现在更要担心的是,比肥胖对健康更具杀伤力的:营养不良。

(首图来源:Image by 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