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不利的天气,加上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动荡,一直是小麦价格压力的来源。阿根廷是全球食品市场主要参与者,小麦出口几乎与乌克兰相当,然而持续三年反圣婴现象,导致收成大减,不但威胁全球供应,对阿根廷外汇储备本低的脆弱经济更增压力。
为了应对俄罗斯,美国积极寻找增加粮食和燃料产量的友善国,阿根廷是自然资源大国,9月阿根廷经济部长才承诺提高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以及增加谷物出口帮助缓解全球粮食和能源短缺。但现在可能自身不保。
去年,阿根廷的农产品占全球小麦出口8%、玉米出口18.5%及豆油和豆粕出口40%,是世界最大豆粕和豆油出口国及第二大玉米出口国。但受连续三年反圣婴现象影响,干旱受灾面积达1.26亿公顷,等于农业面积75%,阿根廷中东部集中生产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农业核心区受创最严重。
去年阿根廷出口1,625万吨小麦,今年美国农业部预计产量为1,550万吨,本地交易所预测仅1,180万吨。反圣婴现象影响下,干旱使阿根廷小麦产量比去年减产近40%,是20年来收成最差。
这不是现代第一次出现连续三年反圣婴现象,但旱季逐渐增长,累计效应导致阿根廷土壤越来越干。农民表示快五个月几乎没下雨,连86岁的父亲都不记得遇过这种天气。
除了冲击小麦收成,玉米和大豆也受威胁,且前景不佳。大豆生长季节即将到来,但农民因持续干旱延后播种时间,导致播种面积减少。政府数据指出,现在阿根廷大豆种植率仅17%,去年相对正常为31%。玉米完成率为32%,较一年前48%大幅下降,这两种作物的播种速度都是20年来最慢。
反圣婴现象要到2023年才会缓解。小麦收成减少可能影响阿根廷的贸易平衡,随着世界价格下跌和产量下降,这季小麦收成价值55亿美元,比上一季86亿美元下降36%。
气候异常严重影响谷物种植者利润,以及政府将出口收入支撑当成强势货币的需求。经济学家认为,阿根廷储备不足,经济高度脆弱。这几年长期经济危机使阿根廷比索大幅贬值,导致10月年通货膨胀率飙升至88%。
生活越苦,阿根廷人愈寄望世界杯。半岛电视台形容世界杯热潮,称“阿根廷人正在祈祷以足球荣耀取得缓刑,即使是暂时的。”一名看比赛的当地人说:“我们苦太久了,衷心希望能赢,给大家一点快乐。”
(首图来源:Flickr/Miguel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