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起的年代,食品通胀回不去了

全球商品市场涨幅出现放缓迹象,但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饮食价格一直压不下来,往后吃可能成为一种奢侈,专家警告,由于气候变化和乌克兰战争影响,未来食品价格不但不可能恢复正常,还会保持在远比疫情之前更高的水平。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上周五公布国际贸易农产品食品价格指数,自3月见顶以来,11月呈现连续第八个月下跌,价格只比去年同期高0.3%。但虽然国际市场稳定,全世界消费者还没有感受到。

《金融时报》分析指出,主要是因为战争和天气事件,限制生产弹性,导致当价格上涨时,生产商无法增加供应。这是一连串的完美风暴,首先是气候异常,今年二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世界上一些主要种植区受持续干旱影响,食品价格已经开始上涨,拉尼娜天气现象持续第三年,美国、阿根廷和欧洲严重干旱,进一步对农民造成打击,遏制他们增加产量的能力。

再来是投入成本化肥价格,受到俄罗斯去年减少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影响,在战前就开始飙升,西方政府对白俄罗斯实施制裁,也推升钾肥价格,白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作物营养生产国之一。二月战争爆发,化石燃料和能源密集型化肥生产成本再度飙涨。虽然现在成本已从峰值回落,但以历史标准衡量,仍然是天价,咨询公司CRU数据显示,许多人仍然负担不起化肥。

至今俄罗斯入侵已经影响乌克兰的三个作物周期。战争爆发后,2021年的收成无法运出该国,2022年的作物面临收获和基础设施问题,关键地区成为战区,明年的作物产量预计将大幅下降。

即使批发价格有降低,但不会马上反应在零售成本上,原因是食品生产非常能耗,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影响挥之不去。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消费者通常将较大比例的收入用于食品,尤其容易受到影响。

报道指出,G7国家消费者的食品成本一年平均上涨12.7%。许多中等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报告的涨幅更大,从匈牙利的40%以上到土耳其的近100%。圣诞节将至,英国工会计算一套传统圣诞大餐需要的食材成本,今年涨幅是工资涨幅的三倍。

餐厅要应对的成本上涨压力更多,除了食材之外,还有劳动力成本与租金,万物皆涨,解封后的外出用餐热潮让餐厅毫不手软的调整价格。巴黎迪士尼乐园宣布大幅提高餐厅价格,是乐园历史上最大幅度的一次涨价,有些餐厅涨价幅度甚至超过三成。在台湾许多餐厅单价与年初相比已大涨两成之多。

解封后迎来的是吃不起的年代,随着三年疫情终于退散,人们恢复正常生活、社交之际,许多人可能惊觉,外出就餐已变成一种昂贵的挥霍。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