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是现代人常见的文明病,已知肥胖与很多新陈代谢疾病有关,但为什么有人胖得可爱健康,有人胖就慢性病缠身?阳明交大肿瘤恶化卓越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吴韶芩实验研究发现,“口型蛋白(stomatin)”在肥胖慢性病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口型蛋白是由STOM基因转录的一种蛋白,广泛存在各种细胞的细胞膜或胞器表面,并在周边血液、肝脏及胚胎等器官中都可以发现其存在。
过去科学界认为口型蛋白只是一个与遗传血液病相关的膜蛋白,但阳明交大研究团队在细胞与动物系列研究中证实,口型蛋白会通过细胞内ERK消息传递路径调控脂肪的分化,影响细胞吸收脂肪酸的能力,加速脂肪细胞肥大,还会诱发代谢症候群的异常现象。
吴韶芩在生医光电所求学期间,经过细胞实验中,观察到口型蛋白高度表达在分化后的脂肪细胞,并坐落在脂滴表面及细胞膜,降低口型蛋白的表现量,可观察到细胞内部脂质的堆积与分化明显被抑制,而高表达的口型蛋白则会加速细胞内部脂滴间的融合,并促进细胞摄取脂肪酸的能力。
后续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以高热量饮食喂食老鼠20个星期,比较一般野生型老鼠,以及具有过量表现口型蛋白的基因转殖鼠发现,能够转录出口型蛋白的基因转殖鼠,在实例体重抑或脂肪组织的重量上皆明显高于一般老鼠,并可诱发胰岛素阻抗、肝功能异常等新陈代谢症状,但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只要饮食正常,老鼠的体重与健康状况就与一般正常无异。
吴韶芩解释,当摄取过量热量时,身体可以用增加脂肪细胞的数量与大小两种方式存储脂肪,但当身体选择以增加脂肪细胞数量的方式增加脂肪的囤积能力,维持脂肪细胞的正常功能被认为是较为健康的肥胖。
吴韶芩说明,若脂肪细胞以撑大细胞的方式增胖,过量脂肪囤积在细胞内将会大大增加细胞功能障碍的几率,失去正常存储功能,游离的脂肪酸将会被各组织所吸收,进而影响各器官正常功能诱发疾病的发生,而过量的口型蛋白促进脂肪摄取脂肪酸的能力,大大的加速细胞肥大病态的进程。
吴韶芩强调,有些人即使肥胖、体脂高,但没有发生新陈代谢疾病,有些则疾病缠身,主要就是因为肥胖诱发代谢症状可能与脂肪细胞在分化及脂肪吸收的调控差异有关,而这项研究对口型蛋白在预防医学的健康风险评估及药物开发应用,打开一个新的方向,并已发布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子刊的《Nature Communications》。
(首图来源:阳明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