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风电区块开发首期选商开标序位出炉,共6家开发团队、10座风场,为同额竞争,其中有7案投标价格下杀0元;由于部分案场范围重叠,台湾经济部将于套叠图资后,于年底前个别知会开发商实际获配容量。
经济部14日完成区块开发第一期选商开价会议,排序为沨妙、海鼎二、海鼎三、加能、海盛、环洋、海峡、北能、达天、又德等10个离岸风场,共有6家开发商。当初有递件的海硕风场(唯一以浮动式风场申请),则因审查资格不符,并未纳入。
据了解,10座风场有7座都投出0元破盘价,与过去离岸风电批量购买价每度5到6元差距甚大,但这个价格只用在选商作业,未来风场还是会以企业购电协议(CPPA)签订的价格售电。
能源局官员说明,序位排序是按照竞标价格、本土化加分项目分数安排,另根据并网年度决定容量分配;举例来说,海鼎二、海鼎三即和达天、又德风场重叠,会进行套图处理、确定重叠多寡,再分配剩余容量给序位较后面者。
另外,CIP的沨妙和北陆能源的北能也有重叠,但因沨妙排序在前,而北陆能源另有申请序位较前的加能风场,且该风场独立、并无与其他风场重叠。
单一开发商获配容量上限500MW,评估经济效益等因素,容量最多可增至600MW,初估6家开发商、合计7座风场,最少共2.94GW可参与开发,最终结果待能源局公布。
根据公告内容,科理欧永续能源(Corio)的海鼎二、海鼎三风场,以及天丰新能源的海峡风场规划并网年度是2026年,其余都预计在2027年并网;海鼎、海峡风场都是上一阶段无法履约的丽威风场的递补名单。
不过,有企业私下表示,2026年要完工,面临基础建设跟船期无法配合的现实,事实上,第二阶段风场可能因为本土化产能限制延后并网,连带影响2026年并网的风场,目前已知有一些关键零部件(例如叶片)已受到影响;船期也因欧洲风场同样在建设,牵动亚洲缺船。
按照14日结果,CIP的沨妙将是2027年最优先获配容量风场,CIP表示,第一名固然值得欣喜,但目前同额竞标似乎看不出第一名的额外优势,盼能在有剩余并网容量的情形下,获配超过500MW的规模,以便增加本土化采购的经济规模。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