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世界杯即将迈入冠军战,本届赛事可谓惊奇连连。《经济学人》报道,这次真是20年来结果最出乎意料的世界杯。博彩公司赛前预估,2002年以来,10个最不可能发生的比赛结果,一半出现在今年。
本次大爆冷门赛事,如克罗地亚逆转胜巴西、西班牙败给摩洛哥等,都出现在12码PK大战──延长赛持续平手时,将进入一决胜负的残忍最终战。此时欢呼与绝望只有一球之隔。
虽然不是专业运动员,我们不用经历数百万人脸前罚球的精神痛苦;但也必须在压力下力求表现,对生活类似挑战并不陌生。对普罗大众而言,世界杯级罚球就等于工作面试、会议报告、逃避好几周的主管约谈等。
挪威体育科学学院教授、足球心理学家约德(Geir Jordet)已钻研PK大战长达5年,他认为这整场赛事最紧张的短短几分钟内,每人都能有收获:两个方法面对爆表压力。
沉着、控制感,战胜压力与焦虑
首先,心理因素对能否成功扮演重大影响力。球员感受到的压力多寡,是最可信的射门预测指标之一。
约德发现,PK大战球员各自有不同情绪──正面与负面、有帮助与有害。不过唯一人人都会经历的是“焦虑”。尤其比起守门员挡下球时会受捧为英雄、失败时鲜少受指责,踢球员承受更大压力。
有人为了赶快渡过这难熬的时间,会匆忙踢球,有人不敢看守门员,避免眼神接触,甚至有球员坦承,害怕电视镜头捕捉到颤抖的双腿。这些显示大脑跟手脚一样,都会影响射门结果。
约德发现,匆忙踢出球的球员,比花足够时间冷静下来的人,更容易进球失败。他建议慢下来,深呼吸,并相信平时训练,才是发挥实力的好方法。球员若觉得进球是运气问题,更容易陷入极度焦虑,导致表现失常;反之,有知觉行为控制的球员,表现较佳。
不过想有强大心理素质,前提不仅包括必须赛前就展开练习,且把球放在罚球点上开始,模拟好每个细节。如此才有办法训练到实际上赛场,也能做出“跟机器人一样”的反应。
情绪会传染!团队合作更甚单打独斗
第二,PK大战看似是个人赛,其实是团队合作。因情绪会传染,心情越嗨、庆祝越激动,就越容易射门成功。
约德解释,不管心情好坏,球员反应会产生“情绪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效果。实验显示,只要一人为得分欢呼或庆祝,就能增加全队PK大战进球的几率。且庆祝动作越大越好,如举起双手、捶胸、撕开上衣!
在旁看没有踢球的球员也不例外。罚球时踢球员孤身一人,但队员却能让他感觉不孤单。“沟通、交谈、移动、接触……为对方而存在。”约德表示,“但多数球队只是站在旁边,安静又不动,前者远远更有生产力。”
由此可见,足球比赛就跟日常生活一样,虽然不用挺对方挺到捶胸脱衣,却同样显示,当遇到高度压力或困难,有支持你的同事、家人、朋友有多重要。
约德在Twitter以本届世界杯英格兰与法国8强对战为例,英格兰足球队队长哈里凯恩(Harry Kane)第二次罚球失败前,身边没有队员,而是被法国球员环伺。虽然只维持30秒,却让他非常脆弱。
后来虽有两名队友走向肯恩,但约德认为已经太迟也太被动,无法消除四周扰乱肯恩的杂音。要承担国家荣誉的关键性射球的巨大压力,除了依赖球技、个人韧性,不可或缺的还有“同伴的支持”。
(首图来源:AFA – Selección Argen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