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你整天昏沉的恶魔!“垃圾睡眠”是什么?

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明明睡满8小时,起床后还是觉得很累、昏昏沉沉,好像根本没睡一样。小心,这可能代表“垃圾睡眠”(junk sleep)找上门了!

“垃圾睡眠”指睡眠时间不够或品质不佳,不足以滋养大脑与身体,与垃圾食物类似──偶尔吃超甜蛋糕、油滋滋炸鸡,或许不会有影响,但如果每天晚上都只吃洋芋片,将剥夺身体增长茁壮的关键营养。

《赫芬顿邮报》报道,#junk sleep标签在TikTok浏览量突破3,600万,代表许多人都有类似困扰。但刚醒来时感觉疲累,其实理所当然,关键问题是,哪些迹象代表倦怠真是睡眠不足,以及如何从环境与行为两方面改善?

出现三种状况,代表经历垃圾睡眠

1. 频频醒来,怀疑是否有睡着:如果睡一睡就醒来,又不确定自己是否有睡着,通常会伴随不安、昏沉、易怒。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兼失眠专家凯西(Kristen Casey)指出,这种睡眠模式,不仅无法帮助修复身体功能,还会阻碍隔天身心运行。

2. 情绪、精神、身体状况都不佳:这代表你正在挣扎。情绪上,你可能会感觉极度焦虑、忧郁、健忘、容易分心、易怒。长期而言,这会逐渐对身体造成影响,例如:容易感冒,出现慢性疼痛、消化与心血管等问题,或是感觉非常疲劳。

另一个比较不常听到的迹象,是饮食习惯也会被睡眠不足改变──吃的比平常更多。美国睡眠专家爱切尔柏格(Nicole Eichelberger)解释,即使只有一晚睡不好,人体也会增加饥饿素(Ghrelin)分泌,俗称“饥饿荷尔蒙”(hunger hormone)。

3. 打从心底不相信睡眠的重要性:凯西指出,想法会影响人们如何感受、表现与体验睡眠世界。如相信睡眠不重要,可能就不会把睡觉列为优先事件,也不会在意睡眠状况。

这不一定指极端的“我讨厌睡觉,睡觉不重要”,而是类似“报复性睡前拖延症”等状况,当人们总是睡前拖延,就难以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如定时就寝与起床、睡前不玩手机等。

是什么导致垃圾睡眠?如何打败它?

环境方面:凯西列出让人无法深度睡眠的噪音,如小孩醒来、宠物、交通、伴侣打呼、室友看电视等;其他环境影响因素是人们感官,如温度太热或太冷、床垫不舒服、身体疼痛、感冒、光线太亮等。

爱切尔柏格补充,“情绪”也会导致“垃圾睡眠”。自卑、内疚、愤怒、绝望感等负面情绪,都会令人感到焦虑或沮丧,这时通常难以入睡。

解决方案:调整你能做到的事,确保房间有助一夜好眠。黑暗、凉爽、安静、舒适是必要条件,可购买较好床垫、打开冷气降温、装遮光窗帘、吃饱以避免半夜饿醒、戴耳塞等;同时把工作计算机、报告等会造成压力的物品放到其他房间。

行为:首先,睡前3小时从事饮酒、激烈运动、吃大餐等,会造成“垃圾睡眠”。研究指出,若喝太多酒,将导致睡眠品质下滑近40%。除了酒类,鸦片类、抗忧郁等药物,有时也会增加作噩梦的频率。

第二,睡前玩手机、看电影,不只让睡眠状态更不安,也会阻碍入睡与维持长时间熟睡。因电子设备LED屏幕蓝光会让大脑误以为是白天,因此即使睡觉时间到了,仍不感到疲惫。

解决方案:行为变量比环境更好控制,试着消除明显降低睡眠品质、时间的事物。如果难一步到位,可耐心渐进性改善,如睡前改喝无咖啡因饮料;看完电视后,留点时间阅读,再睡觉等。

又或最好睡前1小时不要使用电子设备,但很难做到的人,英国床垫公司Dormeo的睡眠专家罗勒(Phil Lawlor)建议,可手柄机调为夜间模式或深色主题,如此便能减少蓝光、降低亮度;同时克制自己睡前10分钟不用手机,每次增加10分钟,逐渐拉长至1小时。

当你发现确实有“垃圾睡眠”困扰,但上述环境与行为解决方案无法缓解不适,请记得还是要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首图来源:Unsplash)